第141章 契纸疑云(1 / 3)

加入书签

深秋的长平县,洪水虽退,留下的却是一片狼藉的泽国。浑浊的泥浆覆盖了曾经的良田,倒塌的屋舍如同巨兽的残骸,裸露在萧瑟的寒风中。空气中弥漫着淤泥的腥腐和绝望的哀鸣。数以万计的灾民,失去了家园和田地,如同被遗弃的孤雁,蜷缩在残垣断壁间、城墙根下,眼神空洞,面黄肌瘦。

城西夫子庙,这座昔日书声琅琅的清净之地,如今成了最大的灾民聚集点。残破的殿堂、回廊下,挤满了瑟瑟发抖的身影。咳嗽声、婴儿的啼哭声、老人痛苦的呻吟交织在一起,令人心头发堵。

庙前空地上,那个由四皇子李信和王妃万雪儿亲手搭建的简陋粥棚,依旧每日清晨升起炊烟。大铁锅下柴火熊熊,翻滚着浓稠却寡淡的米粥——朝廷的赈济粮尚未完全到位,粥里能见到的米粒越来越少。

李信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靛蓝棉布长衫,袖口挽起,露出因连日操劳而略显清瘦却结实的小臂。他沉默地搅动着锅里的粥水,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清俊的脸上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王妃万雪儿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给排队的灾民分发着稀粥,她的藕荷色粗布襦裙也沾满了泥点,但眼神依旧温润,动作轻柔地安抚着每一个领粥的人。

“四…四爷…万娘子…”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汉,颤巍巍地接过万雪儿递来的半碗粥,浑浊的老眼含着泪,“谢…谢谢您们…救…救命之恩啊…”

“老伯,快趁热喝吧。”万雪儿柔声道,看着老汉枯瘦如柴的手和深陷的眼窝,心中一阵酸楚。

老汉却没有立刻喝粥,而是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张揉得皱巴巴、沾满污渍的纸,声音带着哭腔:“四爷…万娘子…您们…是好人…求…求您们…给…给老汉…看看…这…这纸上…写的…是啥?张…张老爷家…的管事…说…说签了这…就能…有饭吃…有屋住…可…可老汉…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啊…”

李信搅动粥勺的手猛地一顿!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瞬间锁定老汉手中那张纸。那是一张质地粗糙的黄麻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右下角按着一个模糊的红色指印。

“老伯,给我看看。”李信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他放下长勺,在旁边的水桶里净了手,才小心地接过那张纸。

纸张展开,一股劣质墨水和汗渍混合的异味扑面而来。李信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刻刀,迅速扫过纸上的文字。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清俊的脸上笼罩上一层寒霜!

这根本不是什么雇佣契约!

上面赫然写着:“立绝卖契人王老栓,因家遭水患,衣食无着,情愿将祖传坐落于长平县河西村水田叁亩,旱地贰亩,并宅基地一处,绝卖与张仁义老爷名下为业。当日凭中言明,时值纹银拾两整,其银当日收讫,并无短少。自卖之后,任凭买主过户管业,永无找赎。恐后无凭,立此绝卖契存照。”

而在契约末尾,还有一行蝇头小楷:“立约人王老栓自愿入张府为仆,以工抵债,终身服役,永不反悔。”

“绝卖契…终身服役…”李信的声音冰冷刺骨,如同腊月寒风!他猛地抬头,看向眼前一脸茫然、惶恐不安的王老栓,“老伯!这契约!是谁让你签的?签的时候,有人给你念过内容吗?你可知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王老栓被李信陡然凌厉的气势吓得一哆嗦,碗里的粥差点洒出来,结结巴巴道:“是…是张老爷家…的…管事…李…李二狗…他…他说…签了这…就能…去张府…干活…管吃管住…还…还给点…安家钱…十…十两银子呢!老汉…老汉不识字…李管事…就…就念了几句…说…说是…做工的…契书…老汉…就…就按了手印…”

“他只念了几句?念的是什么?”李信追问,眼神锐利如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