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卖!走红!(1 / 2)

加入书签

顺达车行的后院,这几日比苏州城里的庙会还热闹。

几十盏鲸油灯并排摆在青石板上,铜制灯盏被夕阳镀了层金,连灯芯槽里的鲸油都泛着暖光。

几十箱肥皂用油纸裹得严实,堆在廊下像座小山,风一吹,隐约能闻见里头淡淡的皂香。

最惹眼的是木箱里的小镜子。

巴掌大的玻璃片镶着梨木框,三十面镜子挨在一起,把后院的石榴花、葡萄架都映得清清楚楚,连飞过的麻雀都要在镜面上停一停。

四轮马车和黄包车就停在院子中央,朱红的车漆亮得能照见人,黑色的黄包车架透着精神。

街坊们早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卖豆腐的张屠户挤在最前头,伸手摸了摸黄包车的胶皮轮,粗声粗气地问:

“王老三,这俩轮的车咋不拉马?你家小子拉得动?”

织袜子的刘婶也凑过来,手指戳了戳四轮马车的车厢板:

“这木头倒是结实,就是坐上去颠不颠?俺上次坐二轮马车,把刚织好的袜子都颠掉了。”

王老三正忙着给大家递茶水,听见这话笑得眼睛都眯了:

“张大哥您放心,这黄包车是拉人的,车夫都是俺挑的壮实汉子;刘婶您也试试,这四轮马车底下有板簧,比您家的太师椅还稳。”

说着,就拉着刘婶往车上坐。

刘婶半信半疑地坐下,脚刚沾到车座的软垫,就忍不住叹:“哎哟,这垫子软和!”

当晚,王老三家里的灯就换了模样。

李氏正蹲在井边,要拿皂角搓王老三从海防带回来的粗布短打。

那衣服上沾着码头的煤屑,还有临走前吃酱肉蹭的油印,皂角搓了半天都没见干净。

王老三赶紧跑过去,从箱子里掏出块肥皂:“别用皂角了,试试这个!”

李氏捏着那黄乎乎的玩意儿,指尖蹭到滑溜溜的表面,有点犹豫:

“这东西能洗干净?看着跟猪油膏似的。”

王秋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糕,嘴里含糊不清地喊:

“娘!海防的师傅说这是肥皂,比皂角好用多了!上次爹的汗衫沾了机油,一搓就没了!”

李氏将信将疑地把肥皂泡在水里,搓了两下,满盆的白泡沫就冒了起来,像堆小雪花。

她把沾了煤屑的衣摆按进泡沫里,轻轻搓了搓,再拎起来一看:煤屑没了,酱油污也淡得几乎看不见,连粗布的纹路都显得清爽了。

她惊得瞪大了眼,伸手摸了摸衣服:

“这咋这么省劲?还不烧手!俺以前洗这种油污,皂角搓破了手都洗不干净。”

王老三靠在门框上,得意地笑:“这是用鲸油和碱熬的,往后你洗衣裳再也不用遭罪了。”

等掌灯时,王老三又把鲸油灯点了起来。

火柴刚碰到灯芯,暖黄的光就漫开来,把屋里的八仙桌、墙上的年画都照得清清楚楚,连一点烟味都没有。

李氏以前点菜籽油灯,做账时总被烟熏得揉眼睛,账本边角都沾着黄烟渍。

此刻她凑到灯前,手指轻轻碰了碰灯壁,惊讶道:“这灯真不烫!还没味,往后俺做账再也不用眯着眼了。”

丫丫抱着小镜子,在灯下来回晃。镜子里映出她红扑扑的小脸蛋,还有头上扎的粉绸带。

她咯咯笑着跑到李氏跟前:“娘!你看这镜子比你的铜镜亮多了!连俺头发上的小绒球都能看见!”

说着还把镜子举到李氏面前,李氏看着镜里自己的模样,忍不住笑了:铜镜里总是模模糊糊的,这玻璃镜子竟能照出眼角的细纹。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