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不好闻的宝藏!(1 / 2)

加入书签

冰块、砖瓦、蜂窝煤,工业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便催生出对资源无穷尽的渴求。

工业需要资源,农业,也需要资源!

尤其是一些改变土壤的物质,比如肥料。

农业是这个时代国家的根基,但千百年来,土地的肥力在持续耕作中不断消耗。

虽有粪肥、河泥、绿肥等传统方式,但增产始终有限。

尤其是靠人畜排泄,辛苦不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若要支撑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必须为土地找到更强效的“粮食”。

氨水就别想了,眼下工业使用都很紧俏,短时间内是很难用到农业上的。

不过,当朱祁镇将目光投向东方的大海,突然间,他灵机一动。

那广袤无垠的南海,以及整个南洋,有着无穷无尽看似卑微却至关重要的资源——肥料。

甚至在后世,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60公里处,还有一个陆地面积仅21.1平方公里的岛国。

这个岛国,是一个站在鸟粪上的国家!

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磷酸盐矿,千万年积累的鸟类排泄物形成磷酸盐矿,覆盖全岛80%区域,厚度达10米!

数百万年,海鸟排泄物在高温多雨环境下,与珊瑚礁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形成如此庞大规模的矿藏。

这些矿藏,是制造化肥和工业原料的重要资源!

这个小国,甚至曾经靠出口鸟粪,一举成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之一。

当然,当资源枯竭后,该国又被打回了原形……

题外话。眼下,在南海以及近处的一些南洋岛屿,就有许多鸟粪堆积的小岛。

这些岛屿,由于气候适宜、鱼类资源丰富,吸引了无数海鸟在此栖息繁衍。

岁月流转,鸟类的排泄物与石灰质土壤混合,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厚厚的、富含氮、磷、钾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鸟粪层。

在一些岛屿上,这些鸟粪层厚达数米,甚至十余米,其肥效远超任何传统的农家肥。

“此乃天赐沃土之宝,岂可弃于荒岛?”朱祁镇大笔一挥,命令道,“速遣人勘察开采,以肥田亩,丰稼穑。”

开采工作立刻紧锣密鼓地展开。

官府主导的开采,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而开采的主力,则是被征调而来的安南苦力。

这些苦力,多是在之前战事中被俘的降卒,以及最近源源不断被俘虏的成年男子。

他们被编成队,在监工的看管下,乘船抵达那些炎热、缺水、遍布鸟粪的荒岛。

登岛之后,景象堪称艰苦。

岛屿通常缺乏淡水,食物和淡水需从大陆运来。岛上烈日曝晒,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刺鼻的氨气味,初来者甚至会被熏得头晕眼花。

苦力们戴着简陋的草帽或布巾遮面,挥舞着锄头、铁锹,挖掘那坚硬或疏松的鸟粪层。鸟粪粉尘飞扬,沾满全身,与汗水混合。

他们将挖掘出的鸟粪石敲碎,装入麻袋或木桶,再由小船转运到停泊在深水区的大船上。

整个过程艰苦、肮脏,有些人甚至感慨,还不如去钻煤矿!

虽然条件艰苦,但为了维持劳动力,基本的饮食和医疗保障仍然是有的。

淡盐水与椰子水应有尽有,各种海鲜大餐吃到吐(主要是因为方便),每顿都有白米饭,偶尔有肥猪肉,甚至偶尔还有甘蔗渣酿制的朗姆酒。

当然,朗姆酒这类紧俏物资,是用来激励干活最卖力的部分劳工的。

不过,苦力本就是用来干活的,监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