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青城雷火(2 / 4)
持罗盘,盘面不是八卦方位,而是精确标注着上清宫各殿的尺寸——分明是营造司的工图!
\"杜家买通了常平司和厢军......\"孟九皋咳出带血的唾沫,\"他们要借雷法炸毁......\"
老儒生的话被第三波爆炸淹没。这次爆点在丈人峰腰间的皇姑洞,冲击波震得整座山体簌簌颤抖。陈砚秋看见洞口喷出的不是烟尘,而是某种银灰色的粉末——遇空气立即燃烧,形成持续不灭的青色火焰。
\"雪茶灰!\"英格玛惊呼。羌族少女的银链突然自行飞向火场,链梢骨雕在青焰中发出清脆的裂响,\"是岷江上游的......\"
一股刺骨的寒意突然漫过山道。陈砚秋转头望去,建福宫前的石龟趺竟渗出冰霜,龟背上的功德碑咔咔作响,碑文\"大唐开元神武皇帝诏书\"的\"诏\"字裂开细缝。缝隙中涌出的不是碎石,而是粘稠的黑色液体——遇雪茶灰的青焰立即爆燃,火舌窜起三丈多高!
\"雷火油......\"孟九皋的脸被火光映得忽明忽暗,\"张天师用这个行雷法祈雨......杜家把它和雪茶灰混制成了......\"
厢军们已经冲到了五十步内。陈砚秋拔出佩剑,剑锋刚出鞘就与英格玛的银链相撞,迸出蓝白色的火花——羌族少女的骨雕不知何时沾满了雪茶灰,此刻正泛着诡异的荧光。火花溅到最近的石碑上,\"青城山\"三字中的\"城\"字突然融化,露出底下暗藏的铜板——板上阴刻着完整的《黄帝阴符经》,每个字槽里都填着水银!
爆炸声突然变得密集。陈砚秋抬头看见上清宫主殿的琉璃顶正在塌陷,瓦片坠落处露出底下纵横交错的青铜管道——与都江堰私堰下的水管一模一样,只是管壁上铸的不是《考工记》,而是《道藏》中的《混元八景真经》。
\"趴下!\"
孟九皋的嘶吼声中,一道闪电劈落在他们藏身的石碑旁。这不是自然雷电,而是从主殿方向射来的青色电光——有个披发仗剑的身影立于殿脊,手中法剑引下的天雷竟在半空分叉,精准击中每个厢军背后的竹筒。连环爆炸将山道变成火海,陈砚秋在热浪中看见那道人的法衣下摆绣着茶马司的纹样!
英格玛的银链突然绷直。链梢骨雕如离弦之箭射向主殿,却在半途被另一道银光拦截——是支箭杆缠着青丝的弩箭,箭簇不是金属,而是某种泛着蓝光的晶体。箭矢与骨雕相撞的刹那,整座青城山的雾气突然变成淡紫色,无数细小的静电在发梢噼啪作响。
\"青城雪芽......\"孟九皋盯着那支碎落的晶簇,\"茶马司把贡茶制成了......\"
第四波爆炸来自地底。陈砚秋感到脚下岩层在移动,整段山道如波浪般起伏。建福宫前的石龟趺突然下沉,露出底下黑黝黝的洞口——不是自然形成的岩穴,而是用《营造法式》记载的\"券穹法\"砌成的密道!
浓烟中冲出个焦黑的身影。这人道袍尽毁,裸露的脊背上却刺着完整的《黄庭经》,每个穴位位置都钉着银针。他怀中紧抱的青铜匣子正在融化,匣盖的饕餮纹间渗出银白色的液体——是熔化的\"马鞍银\"!
\"雷祖印......化了......\"道人嘶哑的嗓音带着哭腔,\"他们用科银污染了......\"
孟九皋突然暴起,半截铁尺刺入道人咽喉。老儒生另一只手却温柔地接过青铜匣,动作敏捷得不像重伤之人。当匣中银液倾泻在他掌心时,那些液态金属竟自动聚成《周易》震卦的爻象,旋即渗入皮肤消失不见。
道人瞪大眼睛倒下,后背的《黄庭经》刺青开始片片剥落。那些银针叮叮当当掉在石阶上,每根针尾都坠着微型银印——印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