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天子不知百姓,必亡(3 / 4)

加入书签

士俱欢颜”,脸上满是欣慰。

这世间,从不缺洪承畴这般感慨的人。

就像宋时的天子赵佶、奸臣秦桧。

早些年,赵佶也曾孤身单刀赴会,前往军营呵斥完颜宗翰、与之谈判;秦桧早年在朝堂之上,亦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

只是后来因缘际会,一人成了“无能天子”,一人成了“朝堂奸臣”。

至于其中真相如何,早已不得而知,但他们既做了那些事,便要承担相应的恶果,承受历史的评判,这一点无可辩驳。

“太祖皇爷圣明。”

洪承畴忽然拱手说道,身边跟着的锦衣卫大汉们也纷纷露出钦佩之色。

一个圣明的君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王朝而言,实在太过重要。

亲眼见了这一切,朱由检原本心头那些自以为是的“飘飘然”荡然无存。

他嘴角掀起一抹苦笑,坦言道:“朕同太祖皇爷还有很大的差距,朕还得继续努力才行。”

朱由检乔装身份。

走遍京城附近一带后,京营新军才先行返回京城,但凡参与过朝鲜一战的武将勋贵,如今平安归来,个个红光满面。

无论如何,他们都有着一份“救国之功”,区别只在功劳大小而已。

比起那些在京城好吃好喝、毫无建树的勋贵子弟。

他们无疑高出了数层。

尤其是成国公朱纯臣,此番可算是真正镀了一层真金,就算不是九成九的实利,也起码有七成六的荣光。

“怎么着?大家伙儿是不是想本国公爷?”

回到军营,朱纯臣大大咧咧拍着胸膛大声笑道。

倒也不怪他这般开心。

刚从京城折返,喜事便一件接一件:他这成国公府继续荣光满面,入冬时售卖的蜂窝煤赚了一大笔,之前捐给朝廷的亏空不说全补回来。

起码国公府内银钱充足,粮食更是一仓库一仓库地堆着。

家底殷实。

他这个京营大都督自然满面桃花开。

其他的武将勋贵还有小辈们见了他,一个个前仆后继地拥过来:“成国公,此番随陛下南征北战,怎么样?是不是很刺激?”

“我京营新军还有大明王师所到之处,那些建虏鞑子恐怕都吓破了胆。哈哈哈。”

“《大明日报》上面可是写了,还有关于您成国公的版面,说国公爷大发神威,亲自率领大军击退了一小股建虏鞑子的八旗精锐,可真是给咱们这些武将勋贵好好长了一回脸。”

听其中一人这般说,朱纯臣眯着眼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还真有这么一档子事。

不过不是在义州城,而是在之前的平壤镇。

当时他跟着孙传庭一起,两人共同作战,将那一小股八旗精锐驱逐而出。

这么说来。

他朱纯臣其实也是一位良将之才了?

“哈哈哈哈,都是小事,洒洒水。好好在京营之内训练,假以时日,本国公能做到的,你们这些小辈也同样能做到。”

朱纯臣大咧咧开口,话如风般轻飘飘来、轻飘飘去,却将他神武英明的形象深深烙进了武将勋贵的心里。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武将勋贵在京营新军之内的努力程度,让那些平民子弟都一个个瞠目结舌。

京营新军之内也渐渐形成了良性竞争。

这般又过了将近十日,朱由检、洪承畴他们这一队人才陆续回到京城。

“恭迎陛下班师回朝。”

内阁首辅温体仁携其他群臣百官,在京城正阳门早早相迎。

亲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