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郭桓案起(3 / 4)

加入书签

见无人站出来,朱标暗叹口气,给蒋瓛使了一个眼色。

蒋瓛会意,挺了挺胸膛,道:“诚如殿下所言,李彧、赵全德所犯罪行,不止私自印刷假钞,据李彧、赵全德交代,数年来,二人贪墨夏税秋粮,从中牟利甚巨,光是去年北平府的税收,就有三十万石落入二人手中。”

洪武一朝,粮食的价格在每石(一百二十斤)半两与一两之间波动,三十万石税粮,便是三十万两银子,哪怕在整个分赃渠道上分出去不少,李彧、赵全德每年贪墨也可达十万两左右。

刑部尚书开济眉头紧锁,道:“蒋大人,每年三十万石税粮,连续数年,李彧、赵全德是如何做到的?每年的夏税秋粮,皆有户部审计,上上下下多少官员,李彧、赵全德难不成有通天的本事?”

蒋瓛微微一笑,道:“通天的本事谈不上,李彧、赵全德不过是与朝中户部的郭桓郭大人,交情匪浅罢了。”

郭桓如遭雷击,冷汗顺着下巴滴落,他对上朱元璋的目光,立刻跪地鸣冤,道:“陛下!臣冤枉!臣从未与人勾结贪墨税粮,更与李彧、赵全德没有瓜葛!”

朱元璋缓缓地起身,居高临下,道:“没有瓜葛?蒋瓛带来的口供,李彧、赵全德说得清清楚楚,你,户部侍郎郭桓,联合六部多名官员,侵吞多地税粮,李彧有账目为证,郭桓,你太令咱失望了!”

郭桓搞政务的能力绝对一流,否则,他不可能在朱元璋与郭允道那老狐狸眼皮子底下,侵吞税粮多年。

“咱本想让你接替郭允道,掌管户部,现在来看是咱瞎了眼,看错了你,来人,将郭桓打入刑部大牢,三法司会审,记住,绝对不可漏放一个人!”

朱元璋怒了,他怒郭桓的胆大包天,怒六部官员沆瀣一气,联合起来欺他,他更怒的是,在他三令五申下,居然还有人敢大兴贪腐之事,贪官怎么就杀不完?

郭桓失魂落魄,他知道自己根本无路可退,见有侍卫走了进来要抓他,当下大喊道:“陛下!臣有罪,臣鬼迷心窍,与兵部侍郎王志、刑部侍郎王慧迪,还有……”

郭桓话还未说完,户部员外郎胡益便冲出来,几乎是滑跪到了御阶之下道:“陛下!臣要检举!郭桓对微臣威逼利诱,胁迫臣与员外郎王道亨,为他办事,臣忠君爱国,本不想与之同流合污,奈何郭桓手段毒辣!臣悔恨万分!”

闻言,郭桓惊讶地看着户部员外郎胡益,平日胡益对郭桓礼敬有加,恨不得认郭桓当干爹,今日为了活路,胡益半点没客气。

“臣还检举,工部侍郎麦至德、礼部侍郎赵瑁,都与郭桓有勾结!”

郭桓气得一声怪叫,扑向了胡益,对着胡益又撕又打道:“竖子安敢胡言乱语!”

胡益也不甘示弱,左右撕破脸,郭桓死定了,他还用顾及什么?当下扭打起来。

素来肃穆的奉天殿,今日成了斗兽场,两个穷途末路的“困兽”,还有一群失魂落魄的六部官员,让这出闹剧达到了顶峰。

还没过半日,户部侍郎郭桓与户部员外郎胡益大殿殴斗,侵吞税粮大案爆发的消息传遍金陵。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以及锦衣卫联合会审,郭桓、赵瑁、王慧迪、王志、麦至德,五位六部侍郎,再加上六部的其他官员,林林总总一十八人,被押入刑部大牢连夜审问。

一夜过后,第二日锦衣卫奉旨抓人,这次一口气又抓捕了二十六人,就连六部尚书都未能幸免,被召去配合调查,老娘生病的郭允道也被迫前往刑部。

前后经过了五日审理,直到燕王朱棣归京,京城官员的审理才告一段落。

然而郭桓案的风波远未消散,京城人心惶惶,京城之外的各省亦风声鹤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