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破冰:中南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二)(2 / 3)

加入书签

国家不必要的冲突。”

    “南华共和国和我们有必要多多交流沟通。”

    顾维钧向先生示意继续,如果先生说两国建交互设大使馆这件事,顾维钧觉得这次会谈就可能谈不出什么结果。

    “顾大使知道中日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这件事吗?中日民间贸易协定签订后,我们和日本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已经持续五年了。”

    “虽然其中有些很多波折,但是民间贸易并没有彻底中断。”

    “南华也可以和日本一样,双方在边境开放一个关口或者设立一个港口,专门用于双方进行民间的交流和贸易。”

    “南华共和国的人民也有很多亲人在中原,他们寄回来的外汇在中原根本无法使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双方一起解决。”

    “我们双方还可以进行中南文化交流,比如共同研究简化字。”

    顾维钧听完后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可行。

    “详细说说,中日民间贸易协议这件事。”

    随后先生详细的向顾维钧说起中日民间贸易这件事,并希望解决南华和他们在边境紧张对峙的问题。

    1952年6月,中原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促会)与日本高良富、帆足计、宫腰喜助三位国会议员签署贸易协定。

    规定中原和日本双方进出口总额各3000万英镑的货物,采取同类物资易货贸易,如中原出口煤炭、大豆,日本出口钢材、机械设备。

    1953年10月,中原代表与日本国会议员促进日中贸易联盟代表团的团长池田正之辅正式签署中日贸易协定。

    在今年,中原贸易代表团更是访问日本,与日方签署协定,并提出设置常驻商务代表机构。

    顾维钧听到这里后说道:“也就是说,你们和日本的贸易是以货易货的。”

    先生说道:“没错,我们和日本交易的商品互补性很强,这样的贸易对交易的双方都有利。”

    “我们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包括煤炭、铁矿石、大豆、生漆、蔺草席、中药等,这些商品都是日本所需要的。”

    “日本主要向我们出口工业制成品,包括钢材、机械设备、化肥、农药、纺织机器等,这满足了我们工业化的需要。”

    顾维钧发现这种互补性贸易让中原和日本都获得了经济利益,中原获得工业原材料与技术设备,日本缓解了资源短缺的压力。

    至于为什么没用美元结算,顾维钧知道这是鹰酱对中原禁运的结果,而且中原新政府手里的美元外汇估计也不会很多。

    先生继续说道:“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