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获得鲁密(4 / 4)

加入书签

发式枪机,应该就是扶桑仿制的原型。

16世纪中期以后,由于瞬发式火绳枪的枪机结构复杂,制造昂贵,所以欧洲各国很少再去装备给军队中的普通士兵使用,逐步转为民用。鉴于该种枪机火绳下落时迅猛利落的特点,依旧是当时欧洲专职射手(神射手)会首选的枪械。

日式触发式枪机的麻烦之处在于,击发后簧片弹起,夹火绳夹无法自动回弹,需要人工拨回原位与扳机联动的阻铁扣接,进而重新压缩击发簧,使之达到储能的目的。发射时轻触扳机,压住火绳夹尾部的阻铁内缩,储能簧片自动弹起,实现第二次击发。

扶桑最普通的火绳枪击发结构,其枪机内外的零件也有十余个。

扶桑的火绳枪的枪机零件多达十几甚至二十余件,精密且复杂的零件使得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制造工艺的要求都非常高,通常来说,扶桑工匠会使用铜来制造零件和弹簧,虽然比铁贵,但是更容易加工,而且不容易锈蚀。

使用上比较繁琐,而且零件更多,制造成本高,而且越精密的武器,其保养难度以及损坏的概率也更高。但是这类枪机的扳机小,而且需要压缩机簧后才能使用,不容易走火,可靠性要比杠杆枪机好一些,火绳夹落下时更加干脆利落,不存在延时的情况。不好的地方是一旦扣动扳机,就再没有反悔的机会。

若外置簧板的弹性比较大,会在扣压扳机的时,火绳燃烧的那一端将以极快的速度和力度磕碰到药池。在这个过程中,火绳如果质量不行,会因为下落的速度太快而出现熄火,无法点燃药池里的引药亦或是直接堵住传火孔亦或直接将门药锤飞,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打火率(扶桑会用铜来做击发簧板,弹起力度比钢质的要轻缓些。毕竟不是使用撞击点火的雷酸汞火帽,力度太强也没必要)所以这种结构在十六世纪中期以后很快从欧洲军中淘汰出去。

可能是天朝接触瞬发式火绳枪比较早,制造和使用习惯的原因加上这种枪机击发时更加迅速,所以明代一直是以仿制扶桑的瞬发式枪机居多。

总的来说,鲁密铳有别于明代鸟铳的主要地方就是采用更加简单易发的缓发式枪机。至于外观上,有没有抵肩枪托,或是有没有特别长的铳管,并不是评判标准。

其实,有意思的是,近代的火帽击发枪其打火原理与瞬发式火绳枪基本一致,都是通过压缩U型储能簧片来提供锤击动能,所以简单的改造一下就能使用火帽来击发。

要知道,火绳枪通体使用铜质枪机部件,若想要改成火帽枪时,需将黄铜材质的击发簧换成了锻造的钢制机簧,以此提升击发力度,火绳龙头换成了击锤,最后将铳管的药池去掉后,焊接一个安装铜火帽的击砧即可。

在另一个次元的晚期民国,不少沿用瞬发枪机的民用火绳枪,都采用这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完成了转型升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