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告别(3 / 11)

加入书签

”他们觉得我的精神状态已经趋于稳定了,于是为我开启了语音合成功能,采用的是一位中年男播音员的波形,以至于每次说话时我总以为谁家打开了新闻联播。

定制自己的波形也是可以的,只是很贵。

他们出示了证件,并要求丽达回避,因为“以下谈话涉及高度军事机密”。

丽达不放心地看了我一眼,我翻了个白眼表示“没事的,去吧”。

两名低阶军官随同她一起退出了房间。

他并没有做自我介绍,似乎觉得没这个必要,也许是军人开门见山的习惯。

“答应我们的条件,你或许还能活下去,我是说像个人一样有尊严地活下去。”

“什么条件?”

“三周之前,我们的‘哪吒号’科考潜艇在菲律宾海沟上方放出无人侦测器,对约10375米深的沟底进行钻探取样,恰好遇上俯冲板块运动所引发的浅源地震喷发,于是对喷射物质也进行了采集。我们在其中发现了某种未知的蠕虫类生物,由于未及时进行增压保护,它一直处于类休眠的防御状态,也可能是命不久矣,但是……”

他停顿了片刻,似乎又在脑子里做着选择题,这回他觉得有必要让我知情。

“我们从中发现了智慧迹象,某种有规律的神经信号传递,某种意识拓扑结构。”

他看起来不像是个爱讲笑话的人。我努力思考着这重大发现与我可能存在的联系。

“所以我们首先从地内而不是地外发现了人类之外的智慧生命。我只能说,一切都是未知数。”

“你们要我做什么?”

“我们要你作为人类的大使与它进行交流。”

在意识里,我不怀好意地大笑着,但从表面上看来,仅仅是眼球冷静地翻滚了两下。

“为什么是我?怎么交流?作为一个植物人?”

作为一个军人,他极好地控制着自己的语调,似乎早有准备,他说出了一个我早有耳闻却不明究竟的名词:“开窍计划”。最早得知这个计划还是作为一道高考试题的阅读材料,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对脑神经活动的编码与转换实现电信号的输入/输出,真正成功制造出脑机接口。那道题我答得很烂。

脑机接口从来没有实现。

而照那位军官的说法,我们实现了更有意义的技术,超越语言基础的个体底层意识的“融合”。不同语言之间存在不可通约性,比如英语的“sweet”和汉语的“甜”是否指的是同一种味觉刺激,无从知晓,但对于同一种物质,比如“糖”,所引发的神经冲动拓扑模式,却可以划归为一类。

“开窍”可分为“出窍”与“入窍”,当A的意识被完全模制到B的意识中时,他所感知与理解的世界,便是B所感知与理解的世界,完全超越了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实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融合”。

这项技术最初在冷战中用来对战俘进行情报侦查。

“别问我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我不是那些疯子。”

“可为什么是我?”

“你以为你是第一选择吗?哈!我们已经烧坏三个‘灯泡’了。”军官眨眨眼睛。

他们不知道人类大脑与蠕虫大脑是否具备可融合性,他们只是假设既然存在于同一个行星上,便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很显然,他们的考虑欠周全。人类大脑通过左右半球对信息进行分工处理,而蠕虫似乎并没有这项设置,它的全脑模式瞬间烧坏了三名精英的脑桥和胼胝体。

而我的脑桥原本就是失效的,你没法烧掉一个原本就坏的灯泡。

“你没有任何损失,之后我们会付你的手术费,植物人可没法提供有用信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