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联合生产(2 / 5)
理,只要能把事情办成就行!你们市工办可以先摸索,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报省办备案。”
刘主任的表态清晰而有力,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官僚气。
赵建国大喜过望,连忙对着话筒保证:
“是!是!刘主任!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一定尽快落实,拿出详细方案,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好!大胆去干!有什么困难及时向省办报告!”刘向前主任又鼓励了两句,便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赵建国长舒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兴奋的笑容,用力一挥拳:“太好了!刘主任支持!原则没问题!让我们大胆干!”
林默和何建设也相视一笑,松了口气,最大的政策障碍消除了。
“事不宜迟!”赵建国立刻又拿起另一部电话:
“我这就给工业局王局长打电话,前进厂已经转民路,现在归他们直管,必须得他们牵头协调!”
…
与此同时,宁北市城西,前进机械厂。
与红星厂热火朝天的景象截然不同,这里死寂得如同一座巨大的废墟。厂区空旷无人,积雪无人清扫,枯黄的杂草从裂缝的水泥地中钻出。
厂部办公楼里,同样冷清得可怕,只有二楼尽头的小会议室里,还透着一点灯光和一丝沉闷的烟气。
厂长徐伟平没有回家过年,只是昨夜简单和家人吃了一个年夜饭,然后又赶来厂里。
头发凌乱,眼窝深陷,不到五十岁的人看起来苍老而疲惫。
桌子上摊着几张写满了字的信纸,上面罗列着各种“军转民”的设想:生产农用机械、改装民用车辆、承接五金加工…
副厂长王波、生产科长、技术科长等几个厂领导班子成员围坐在旁,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农用拖拉机…省农机二厂那边价格压得太死,我们成本下不来…”
“五金加工…倒是能接点零活,可那才多少量?够全厂几百号人塞牙缝吗?”
“民用车辆改装…需要许可证,还要投入改造生产线,钱从哪里来?”
…
每一个方案刚提出来,很快就被现实的困难击得粉碎。
会议室里的烟雾越来越浓,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他们已经这样翻来覆去讨论了好多天,依旧一筹莫展,厂里账户上早已空空如也,工人们只能发基本生活费,人心惶惶,年都没过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