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联合生产(1 / 5)
“林厂长,老何,你们坐一下,稍等片刻。”
赵主任对林默和何建设示意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开始摇动电话的摇柄。这一次,他直接要通了省国防工办领导的专线。
电话接通需要转接几次,等待的片刻,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窗外寒风的呼啸和心脏咚咚的跳动声。
何建设紧张地搓着手,林默则面色平静。
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沉稳而略显年轻的男声:“喂,我是刘向前。”
“刘主任!新年好!打扰您休息了!我是宁北市工办的小赵,赵建国啊!”赵主任的语气立刻变得恭敬而略带急切。
“哦,建国同志啊,新年好。怎么,春节期间有什么紧急情况?”省工办的刘向前主任语气平和,但带着一丝询问。
这位刘主任赵建国知道,是半年前从中央空降下来的领导,也是系统内有名的少壮派,年纪轻,有魄力,敢于尝试新事物,但也非常注重原则和程序。
“刘主任,确实有件紧要事,需要向您请示汇报!”
赵主任稳了稳心神,尽量清晰地将林默的提议,由红星厂整合前进机械厂资源,成立联合生产体以应对军部订单的想法,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遍。
他重点强调了军部订单的需求、红星厂产能已达极限、前进厂资源闲置、以及快速形成新产能的迫切性。
说完后,赵主任小心翼翼地补充道:
“刘主任,这个想法有点大胆,主要是事急从权。我们就是想请示一下省办领导,这样的联合生产模式,在政策上、原则上,是否可行?有没有什么障碍?”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只能听到细微的电流声,赵建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林默和何建设也屏息凝神。
几秒钟后,刘向前主任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和果断:“建国同志,你们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嘛!”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原则?原则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实事求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是军部急需装备!是军队的战斗力!只要不违反国家大的政策方针,有利于保障生产,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我看就可以搞嘛!”
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显得更有力:“军转民是大方向,但转不过去的,暂时遇到困难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死掉!”
“现在有军品任务拉它一把,让它重新运转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本身就是对经济建设最大的贡献!“
“至于具体形式是叫兼并、托管还是联合指挥部,我看可以灵活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