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吊千斤(机械葫芦的诞生)(2 / 4)

加入书签

拿起一块木炭,一边画一边讲解:“铸造,简单说就是先做一个模具,把熔化的铁水倒进模具里,等铁水冷却后,打开模具,就能得到想要的形状。就像咱们做陶罐,先做陶模,再把陶土填进去,烧好后就是陶罐,铸造和这个道理差不多,只不过材料换成了铁。”

他先画了一个木胎:“第一步,做木胎。找一块干透的松木,按照图纸上滑轮轮盘的尺寸,把木头削成圆形,中间钻个圆孔,边缘刻出凹槽,这个木胎要和咱们想要的滑轮轮盘一模一样,只是材料是木头。”

唐师傅点点头:“这个不难,村里有好几个木匠,削个木胎没问题。”

“第二步是翻模,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叶青云又画了一个方形的砂箱,“找一个用木板钉的砂箱,把木胎放在砂箱中间,然后往砂箱里填精砂 —— 注意,这精砂不能是普通的沙子,得筛选干净,去掉杂质,再加入少量粘土和水,搅拌均匀,这样砂才能粘在一起,不会散掉。填砂的时候要边填边用锤子轻轻敲打,把砂砸紧实,保证砂能把木胎的形状完全印下来,包括中间的圆孔和边缘的凹槽。”

他顿了顿,又画了两个砂箱:“砂箱要做两个,一个做上模,一个做下模。先把木胎放在下砂箱里,填砂紧实后,再盖上上砂箱,继续填砂、砸实。等砂都紧实了,把上砂箱拿开,小心地把木胎从下砂箱里取出来 —— 这时候,两个砂箱里就会留下和木胎一模一样的空模腔,两个模腔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滑轮轮盘模具。”

唐师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问:“那填砂的时候,怎么保证砂能把木胎的凹槽印清楚?要是砂太松,取了木胎,模腔就塌了咋办?”

“问得好!” 叶青云赞许地点点头,“所以砂里要加粘土和水,比例很重要 —— 粘土加太多,砂会变硬,取模的时候容易粘在木胎上;加太少,砂又不紧实,容易塌。我估计,每一百斤精砂加十斤粘土、五斤水差不多,你们得先试验几次,找到最合适的比例。另外,填砂的时候,要用小锤子一点一点敲,尤其是凹槽和圆孔这些细节地方,要保证砂能填满,砸实,这样模腔才清晰、牢固。”

他继续讲解第三步:“第三步是合模。把上砂箱和下砂箱对齐,用铁销固定好,防止浇筑的时候移位。然后在砂箱顶部钻一个小口,叫‘浇口’,用来倒铁水;再在侧面钻几个小口,叫‘冒口’,用来排出模具里的空气,防止铁水冷却后出现气孔。”

“第四步就是浇筑了。” 叶青云指着冶铁炉的方向,“把精铁放进竖式高炉里熔化,烧成铁水,温度一定要够高,让铁水足够稀,这样才能填满模腔的每个角落。然后把铁水从浇口慢慢倒进模具里,注意速度要均匀,不能太快,不然会冲垮模腔;也不能太慢,不然铁水没倒完就冷却了。”

最后一步,叶青云画了一个冷却后的滑轮轮盘:“铁水倒完后,让模具自然冷却,不能浇水急冷,不然铁件会开裂。等完全冷却后,打开砂箱,取出铸造好的滑轮轮盘,再用砂轮把表面的毛刺打磨掉,中间的圆孔再用镗刀镗光滑,这样一个滑轮轮盘就做好了。轴和铁盒也用同样的方法铸造,轴铸造好后再锻打一下,增加强度,然后打磨光滑。”

唐师傅拿着图纸,又看了看叶青云画的铸造步骤,心里渐渐有了谱:“我明白了!就是先做木胎,再用砂做模,最后倒铁水成型。虽然没做过,但听着可行,我这就回去试验!”

她立刻放下碗筷,召集冶铁车间的工匠,带着图纸赶回冶铁炉。工匠们听说要做新工具,还能用 “铸造” 这种新法子,都很兴奋,纷纷围过来听唐师傅讲解步骤。唐师傅按照叶青云说的,先找木匠做木胎 —— 木匠用了半天时间,削出一个一尺二直径的圆形木胎,中间钻了两寸的圆孔,边缘刻出一寸宽、半寸深的凹槽,和图纸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