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建立初级的银行金融体系(2 / 3)
为了让大家相信银号,叶青云还决定 “带头存钱”—— 他把自己之前卖沙晶石赚的五千两银子,全部存进吴家堡银行,存的是定期,一年后能得四百两利息。“我是吴家堡的首领,我都把钱存进来,大家就不用担心钱不安全了。” 他对众人说。
银号成立的消息传开后,吴家堡的人议论纷纷。烧窑的丁匠人拿着刚发的五十两月俸,犹豫着要不要存 —— 他之前买小妾花了不少钱,现在家里还有些闲钱,存起来能得利息,可又怕银号不靠谱,钱拿不回来。“丁师傅,你还犹豫啥?叶首领都存了五千两,咱们存几十两怕啥?” 隔壁的张工匠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打算把家里的一百两存定期,一年能得八两利息,够给我家小子交两年学费了!”
丁匠人想了想,还是拿着钱去了银号。袁七亲自接待他,给了他一张存单,上面写着 “今收到丁匠人存款五十两,定期一年,利息千分之八,到期支付本金五十两、利息四两”,盖着鲜红的吴家堡印章。丁匠人把存单小心地折好,放进怀里,心里踏实了不少 —— 有存单、有印章,还有叶首领担保,应该不会出问题。
消息越传越广,来存钱的人越来越多 —— 冶铁车间的工匠们,大多存了三十到五十两;运输队的赶车师傅,有的存了一百多两,他们跑运输赚得多,又没地方花,存进银号正好;甚至连耶律部落的青壮,也有不少人存钱,他们之前跟着叶青云赚了银子,想给家里留些积蓄。短短半个月,银号就收到了两万多两存款!
有了钱,叶青云立刻安排复工 —— 先让砖窑的工匠们烧制青砖,把停工的城墙接着砌;再让冶铁炉扩建,增加精铁产量;运输队加了两辆头车,跑落雁城的车队从一支增加到两支;车站的铁轨也重新铺了起来,从两里延长到五里。工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工匠们干劲十足,因为他们知道,银号的钱有一部分是自己存的,城建好、工坊扩建好,自己以后能赚更多钱。
银号不仅吸收存款,还开始发放贷款。护卫队的队员李铁牛,想给家里盖新房,手里差二十两银子,他找王五担保,向银号借了二十两,约定半年后还,利息千分之五。“有了这二十两,我就能盖起新房,让爹娘和妹妹住得暖和些,半年后我省着点花,肯定能还上!” 李铁牛拿着钱,激动地说。
冶铁车间的唐师傅,想改进炼铁炉,需要五十两银子买材料,他找叶青云担保,借了五十两,约定一年后还,利息千分之八。“等炼铁炉改进好,每天能多炼一百斤精铁,用不了半年就能赚回五十两,还了贷款,剩下的都是赚的!” 唐师傅信心满满。
银号的运转越来越顺利,袁七每天都把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存户偶尔来查账,他都耐心接待,一一核对;借款的人也都按时还款,没人敢赖账 —— 大家都知道,要是在银号赖账,不仅会被担保人追责,还会被逐出吴家堡,再也没法在这儿立足。
一天,叶青云去银号查看账目,袁七笑着递上报表:“现在银号里还有一万五千两存款,之前借出去的三千两,已经有一千两还回来了。咱们用存进来的钱,把城墙砌完了一半,冶铁炉也扩建好了,下个月开始,精铁的产量能增加三成,贸易盈余肯定能更多!”
叶青云看着报表,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银号刚成立时的担忧,现在终于放下了 —— 成立银号,不仅解了资金困局,还让吴家堡的人更有凝聚力,大家把钱存进银号,就等于把自己的未来和吴家堡的未来绑在了一起,城建好、工坊发展好,大家都能受益。
耶律娟也来报喜:“现在大家手里的钱都存进了银号,去青州城逛妓院、赌钱的人更少了,悦来楼的生意也更好了,大家下班后要么去听书,要么就回家陪家人,家庭矛盾也少了很多。”
李村长笑着补充:“还有不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