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新建吴家堡(2 / 3)

加入书签

“技艺班”,分为冶铁、制砖、木工三个方向,由唐师傅等老工匠授课,培养实用人才。

教室采用 “大窗设计”,确保光线充足;桌椅用硬木打造,结实耐用。学校中央设 “藏书阁”,存放叶青云从县城搜罗的古籍与自己编写的《水泥使用详解》《冶铁基础》等书籍,供学生与村民借阅。叶青云规定:“村里凡适龄孩童,不论男女,都可免费入学,咱们吴家村的未来,要靠这些孩子撑起来。”

(五)后勤保障区:粮草充足心不慌

后勤保障区位于吴家堡北侧,是整个城池的 “粮仓与金库”。区域内建四座 “大粮仓”,每座粮仓高丈余,用水泥砖砌筑,屋顶覆瓦,地面铺防潮的青石板,可储存粮食十万石;粮仓旁设 “盐仓” 与 “煤仓”,分别储存盐五千斤、煤二十万斤,确保冬季取暖与日常用盐。

西侧是 “金库” 与 “物资库”—— 金库墙体厚三尺,门用精铁打造,存放吴家堡的银两与贵重物资;物资库则存放布匹、农具、药品等,按 “分类存放” 原则,标注清晰,方便取用。后勤保障区外围设 “巡逻道”,护村队队员昼夜巡逻,防止粮食与物资被盗。

(六)军营:厉兵秣马守城门

军营位于吴家堡东侧,紧邻工业区,方便取用兵器。营区分为 “营房”“训练场”“兵器库” 三部分:营房为一排排水泥砖房,每间住十人,内设床铺与储物箱;训练场占地广阔,设有射箭靶场、骑马跑道与攻城演练台,护村队队员每日在此训练,提升战斗力;兵器库与工业区相连,存放精铁兵器与投石车,由专人看管。

军营中央设 “指挥台”,叶青云与王五在此商议防务;西侧建 “马厩”,可容纳两百匹战马,马厩内铺干草,定期清理,确保战马健康。叶青云要求:“护村队队员每天训练四个时辰,既要会用刀矛,也要会操作投石车,未来还要学大炮,咱们的兵,必须能打硬仗!”

二、防御体系:固若金汤御外敌

(一)城墙与城门:雄关矗立不可破

吴家堡的城墙高两丈五、厚一丈二,全部用加了盐卤的大青砖砌筑,水泥勾缝,严丝合缝。城墙顶部设 “马道”,宽一丈,可供两人并行,马道外侧设 “女墙”,高五尺,女墙上预留 “箭孔”,供士兵射箭防御;内侧设 “护栏”,防止士兵失足坠落。

城池设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门 “迎曦门”、西门 “望岳门”、南门 “通济门”、北门 “镇朔门”。每座城门都由两扇精铁大门组成,门板厚三寸,门闩用直径五寸的精铁打造,关门后用铁锁锁住,外人难以攻破。城门上方建 “城楼”,城楼高两丈,内设 “炮台”—— 炮台预留直径三尺的炮口,朝向城外,待大炮研制成功后,即可安装,增强防御火力。

叶青云为四座城门题写对联,尽显吴家堡气势:

东门迎曦门:上联 “旭日东升照雄关”,下联 “精铁难破护民生”,横批 “东拒蛮夷”

西门望岳门:上联 “西枕老君承仙韵”,下联 “青砖固垒保平安”,横批 “西守家园”

南门通济门:上联 “南接商道通四海”,下联 “车马如梭富堡中”,横批 “南通富庶”

北门镇朔门:上联 “北峙高墙阻风雪”,下联 “炮指远方慑敌胆”,横批 “北镇风沙”

(二)护城河与吊桥:天堑横亘阻敌兵

城墙外侧挖有 “护城河”,河宽三丈、深两丈,引老君山溪流注入,河水清澈,可作为应急水源。护城河内侧设 “鹿角”,用削尖的木头制成,防止敌人涉水靠近城墙;外侧种 “荆棘丛”,进一步阻碍敌人进攻。

四座城门外均设 “吊桥”,吊桥用硬木打造,桥面铺铁板,两侧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