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大宝贝儿叶诗韵(3 / 4)
庄为保其地位,需学皇家钱庄的“凭经营放贷”,仿民间银行的活络;皇家钱庄恐民间钱庄夺其利,需精进保险、证券之制;民间钱庄欲立足,需在信誉、效率上赶超官办与皇家。如此循环,旧钱庄之僵、放贷之隘、体系之缺,自会隨竞爭渐次消解。
至於皇家钱庄与大宋钱庄之界限,需分明:大宋钱庄仍循旧制,掌基础匯兑、官商借贷,为稳金融之基;皇家钱庄则主创新,试新制、补空白,为破旧局之锋。民间钱庄则听其自兴,凡合规者皆许其立,任其在利率、服务上各展所长。
总之,三者既各有定位,又相互牵制,自能渐次脱离“官办独断”、“民间无门”之旧態,向后世现代金融机构之形演进。
届时,钱流如活水,可灌矿场、工坊、海船之需,大宋拓土、兴业之资,自可不愁。
四、金融向来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甚至都没有之一,说它是最赚钱的行业都行,赵俁搞出来了皇家钱庄,並將之大力推广出去,肯定会又多一条极为赚钱的財路。
关键,金融有透支、灵活的属性。
叶诗韵说赵俁快没钱了,是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他手上没有了流动的资金,但这並不是说,赵俁手上就没有其它財物。
要知道,赵俁手上还有大量的宝物、古董、田契、地契、工厂、船只、酒楼、妓院、赌坊、海外资產等等等等等等……
只不过,这些东西虽然也值钱,却不好变现,若是著急变现,或因一时难寻买主,或因买家压价,就得打折出售,而且,麻烦的是,有时就算打折出售,一时之间也难以大量变现,甚至是变成“死物”。
金融之利,更在於可以“化死为活”。
也就是,若有皇家钱庄居中,就可以將这些“死物”入皇家钱庄为“质”,钱庄按其成色、市值估出数目,先付钱给赵俁,待日后赎还即可。不必苦等买主,不必折价贱卖,这些“死物”转瞬便能化作周转的活钱。
便是那些更难脱手的——比如海外新得的大片荒田契书、工坊尚未铸成的铁器模具,钱庄亦可凭其潜在之利核算:荒田若种,三年可得多少收成;模具若投產,一季能造多少织机据此预支款项,让“未生之利”先解眼下之急。
如此一来,赵俁手中的无数“死物”,全都可以通过皇家钱庄流转,不必再为“有宝难换钱”犯愁。遇拓海需添船只,便以珊瑚为质换钱购木;逢工坊需增工匠,便以田契作押预支工钱。钱隨需动,物隨钱活,这便是金融“化滯为通”的妙处,远非寻常买卖可比。
通俗一点说,这就相当於给赵俁的財富上加了个“引擎”,几乎可以使得赵俁永远都不会再缺钱。
叶诗韵还给赵俁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如果朝廷的钱不够用了,还可以再进行一次货幣改革。
隨著海外贸易的大力发展,以及大宋对外拓展海疆,尤其是华渚和皇子大陆上的两座金山被发现(后者还没有被发现,快了),这次再改革,可以以金银为准备金,超发一些纸幣,甚至为金银复本位制打下基础。
叶诗韵还跟赵俁说了,其实最好是搞金本位制,次之是搞银本位制,可大宋现有的金和银都不够,至少相对于越来越强大的大宋的体量来说,目前的金银是远远不够用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宋单使金本位制或是单使银本位制,都难以大范围推广,所以只能选择不是太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等將来根据情况再逐渐向金本位制过度。
但话又说回来,金银复本位制纵然有相对不稳定、混乱等毛病,可它也有其优点:
由於是复本位,它的货幣材料来源既可以是白银也可以是黄金,来源充足;
当需要进行大额交易可以使用黄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