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科幻引擎(二)(3 / 7)

加入书签

进器的原理似乎是可行的,因此我们不一定將其归类为克拉克科技,但它確实处於克拉克科技的 “模糊边界”—— 尤其是在如何通过磁场將黑洞与太空飞行器 “连接”,以及如何使黑洞主要以伽马射线的形式定向释放辐射(而非全向释放)方面,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因为我们尚无能够反射伽马射线的材料)。在缺乏伽马射线反射材料的情况下,只能先吸收伽马射线,再將其转化为更低频率的热能,然后利用现有材料反射这些热能以產生推力。

再次强调,对於霍金辐射推进器而言,“更大並非更好”—— 更大的太空飞行器只需增加黑洞的数量即可。

此外,这並非利用黑洞作为太空飞行器推进器或驱动太空飞行器的唯一方法。

加粗 - 螺旋波双层推进器

螺旋波双层推进器(简称 hdlt)是等离子体推进器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將推进剂分解为等离子体,从而使推进剂获得高速。

它与更广为人知的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r)概念相似,但具有以下优势:

无需像离子推进器那样担心电荷积累问题,因此不需要中和器;

没有活动部件,也没有易受侵蚀的关键组件,因此维护需求低 —— 只要有电源和推进剂,就能持续工作。

加粗 - 赫利俄斯推进器

赫利俄斯推进器是希卡德推进器的一种变体,它结合了 “恆星提升” 技术来移动恆星。

与传统希卡德推进器相比,赫利俄斯推进器的优势在於:

加速恆星的速度更快;

但缺点是恆星的最终速度更低 —— 因为它依靠加速后的等离子体作为推进剂,这一过程会导致恆星质量减少。

赫利俄斯推进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反射镜將恆星的光导向特定方向,而非像希卡德推进器那样將光反射到单一方向,从而使恆星表面喷发出一股炽热的物质流,就像火箭的火焰一样。

这种技术非常適合移动可能发生超新星爆发的大型危险恆星 —— 它能在更短时间內使恆星达到星际速度,同时减少恆星质量,可能延长恆星的寿命。

赫利俄斯推进器的一种变体设计会利用布塞曼衝压发动机,將从恆星喷出的等离子体进行核聚变反应,以產生更大的推力,这种变体被称为卡普兰推进器。

此外,该技术还可用於提高恆星的表面温度:通过在红矮星等低温恆星的两极区域部署静態卫星反射镜,使恆星赤道区域(可能存在行星或太空棲息地)的光谱更接近太阳光谱,这种应用被称为 “恆星增强”(star boostg)。

加粗 - 超空间跳跃引擎

超空间引擎是一类超光速推进器的统称,其工作原理是让太空飞行器离开当前宇宙,进入一个与我们宇宙 “全等” 的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要么空间尺度更小,要么光速更高,从而实现更快的旅行。

举一个概念性例子:假设你想从美国西部前往东部,你可以从现实世界 “跳跃” 到一张地球地图(尺寸如普通地图册中的一页)上,在地图上从起点直接 “走” 到终点,然后再 “传送” 回现实世界 —— 这比在现实中长途跋涉要快得多。

科幻作品中著名的超空间设定包括《星球大战》《巴比伦 5 號》《黑洞表面》《战锤 40000》等。

“超空间”(hyperspace)一词在概念上与 “亚空间”(subspace)、“超域”(superspace)、“域外空间”(overspace)、“下空间”(underspace)或 “n 空间”(n-space)等术语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