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少女阿滨东渡(3 / 5)

加入书签

一刻,我等了五年。”

    红毯开启时,雨势稍歇。记者们举着伞等待,镜头焦距早已对准入口。当主持人念出“特别贡献单元:林然&江临”时,全场哗然。

    他们并肩走出通道,步伐缓慢却坚定。闪光灯如星河炸裂,快门声此起彼伏。有人喊:“江老师!欢迎回来!”也有人哽咽着大喊:“《等你回来》救了我妈妈!”

    林然始终微微侧身,为江临挡住最密集的光线。直到踏上台阶,江临忽然停下,转身面向媒体区。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他的声音不大,却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回来?我想说,不是我选择了时机,而是时间终于允许我说真话??我患有遗传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无法根治,只能控制。这些年,我一直在与复发抗争。”

    人群骤然安静。

    “但我没有放弃创作,也没有放弃希望。”他握紧林然的手,“因为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有一首歌穿越八千公里,告诉我:你还被人深深爱着。所以今天,我不只是作为音乐人归来,更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这里,请求社会对慢性病患者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偏见。”

    掌声从零星到雷动,许多人站起来鼓掌。

    进入会场后,林然低声问他:“疼吗?”

    “有一点。”江临苦笑,“刚才讲话的时候,腿有点麻。但值得。”

    “以后这种事,让我来说。”林然揉了揉他手心。

    “不行。”江临摇头,“这是我欠世界的交代。也是还给你的礼物??让你不必再替我隐瞒。”

    当晚,《等你回来》毫无悬念斩获“观众选择特别奖”。当主持人宣布结果时,全场起立鼓掌。林然接过奖杯,正要发言,却发现江临已悄然起身,走向舞台中央的钢琴。

    他坐下的那一刻,全场屏息。

    琴盖掀开,灯光聚焦在他苍白的手指上。他深吸一口气,弹出一段全新旋律??正是《起点》的完整前奏。随后,林然走上前,拿起立麦,轻轻接唱:

    >“这些年我走得很远

    >可每首歌都藏着你的名字

    >如果世界终于听见我的声音

    >那是因为你教会我说爱不用翻译……”

    歌声落下,余音绕梁。江临抬头望向他,眼中含泪:“这首是你写的,但旋律,是我们一起活下来的证明。”

    台下,程砚悄悄抹去眼角泪水。她知道,这一晚过后,华语乐坛将永远记住这个名字组合:**林然&江临**。

    庆功宴设在酒店顶层花园。雨水洗过的城市灯火璀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香。林然陪江临坐在角落避风处,两人共用一副耳机,听着他带来的U盘里的作品。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