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集 蹇叔哭师(4 / 9)
情。
晋文公正在为难,王子虎亦到,代表周襄王替卫侯项。
既是诸侯之及子俱都出面,到簇步,晋文公便以为卫侯大难不死,必是意,也只索罢休,同意释放卫成公,并撤回先蔑及其监守军士。
卫成公由疵以出狱,带病逃奔陈国。
又命宁俞潜回卫都,用重金收买卫大夫周歂、冶廑,并许愿道:如能助我复位,必赐你二人为卿。
晋文公放过卫成公,见诸侯未散,于是设宴以待,并于席间道:诸公皆来朝拜子,勤劳王室,惟许国人一心事楚,不通中国。
若依诸公之意,当作如何打算?
诸侯:公为盟伯,我等惟命是从。
晋文公:若依我意,颍阳便在密迩,倘置若不闻,是我等怠慢子莫甚。
趁诸公皆在,寡人受命得专征伐,愿与诸公问罪于许,公等以为如何?
诸侯闻此,哪敢不听?皆都拱手应道:敬从君命。
于是罢宴,来日各整军马,以晋侯为主,诸侯皆率车徒,齐向颍阳进。
郑文公原是楚王姻党,借故后,唤来上卿叔詹商议:晋侯为伯,得专征伐,今惩卫、许,来日也必轻放郑国不过。
我欲再次背晋向楚,如何?
叔詹大惊:不可!
晋侯幸允与我订盟,主公若再反复,必获罪不赦。
郑伯不听,使人向晋文公报国中大疫兴起,需回国祈祷;一面收拾军马独归。
鞍马未曾歇定,郑文公复使人前往楚都,通款于楚王:晋侯重耳今率诸侯伐许,意在于楚。
寡君不敢得罪上国,故不敢从晋南征,并冒死告闻。
便在此时,许国使者亦至,向楚王告急求援。
楚成王反复思忖,谓其众卿:我军新败未久,晋国锋势正锐,此时不能与其相争。
可俟其厌兵之后,再去求成。
众卿皆以为然,齐道:大王英明,此时不可与晋为敌,宜绝郑、许二国。
楚成王称善,便将郑、许使者遣回。
晋文公正在行军途中,忽见郑使到来,替郑伯申请提前回国,心知必是郑伯再次反复,心中恚怒。
但因此时无法分神对付,只得许其归国,暂且作罢。
郑使辞谢而去,晋文公遂率诸侯之兵兼程而进,包围颍阳数匝,内外水泄不通。
当夜扎营城外,大会诸侯,约定休兵三日,第四日攻城,一夕盛宴,尽欢而散。
当日晚间,晋侯醉卧帐中,觉到身上不爽,因染寒疾。
故此辗转难眠,临到四鼓方才睡去,朦胧之中,便入梦境。
却梦到一鬼,作诸侯打扮,衣冠楚楚,直入帐卧,来向晋侯求食。
晋文公厉声喝之,忽然醒来,病势转危。
次日一早,诸侯闻文公患疾,于是皆来探视。
见其病重,卧不能起,无不忧形于色,只得退返本营,与部将大夫议论。
赵衰见诸侯皆退,乃请示晋侯:主公既是因梦得疾,何不召太卜郭偃,占问吉凶?
晋侯许之,于是命人去传唤,前来解梦。
镜头闪回。
晋太卜郭偃,乃是北虢国开国君主虢序后裔。
郭氏出自任姓,为黄帝后裔。
黄帝与其妃嫫母生有二子,长为苍林、次曰禺阳。
禺阳也称禺虢,受封于任,在今河北任邱西北,后迁移山东济宁东南。
任氏部族是黄帝时代重要氏族,禺虢便是任氏之祖。
禺虢后裔郭哀,在夏朝为大禹御臣,因功封于郭,在今山东聊城西北,由此建立郭国,为侯伯。
商朝时,郭国降为子爵,至齐桓公十六年,为齐国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
齐国灭郭之后,公族后裔就此四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