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刘备上位(1 / 2)
蔡瑁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案几,厉声打断:“刘先!
你此言何意?莫非暗指我等与主公之死有涉?景升公乃我姐夫!
蔡氏与主公荣辱与共,荆州上下谁人不知!
你在此妄加揣测,扰乱人心,是何居心!”
蒯良应声起身,表面打圆场,实则施压:“德珪息怒!
刘别驾亦是悲痛过度,心系主公大仇,言语或有失当。”
他转向刘先,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刘别驾,德珪所言极是。
当下要之事乃安定荆州,并举兵为景升公复仇。
我等内部岂可先起猜疑?此事容后再议。”
蒯越也冷声开口:“当务之急是立新主,稳住大局,以免给北方可乘之机。
刘别驾乃荆州重臣,当明事急从权之理。”
刘先脸色骤变,正要反驳,蒯良急忙打断:“刘别驾悲痛过度,言语失常,还是回去好生休息吧。”
刘先冷眼旁观蔡瑁的急切与蒯良的附和,心中疑云愈浓重。
他更加确信,刘表之死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时年二十二岁的刘琦坐在角落,面色苍白。
他听着蔡瑁等人慷慨激昂的控诉,脑海中一片混乱。
起初他被众人的悲愤感染,深信是唐王派人刺杀了父亲。
他紧握双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喃喃自语:“唐王……为何要下此毒手?”
然而当别驾刘先提出质疑时,刘琦的信念动摇了。
蒯良则看似打圆场,实则施压,命人将刘先“请”
出会场。
刘琦怔怔地望着这一幕,内心陷入剧烈挣扎。
他想起父亲生前曾私下感叹蔡瑁权势日盛,又想到蒯氏兄弟与蔡家过从甚密。
难道……真如刘先所说,此事另有隐情?
他缓缓起身,声音因悲伤而嘶哑:“诸位叔伯……”
众人目光顿时聚焦在这位年轻继承人身上。
“父亲猝然离世,琦心如刀绞。
若真是唐王所为,此仇必报。
但……”
他犹豫片刻,继续道,“刘别驾所言不无道理。
此事关乎荆州未来,务必查清真相,不可贸然定论。”
蔡瑁脸色微变,随即换上悲戚表情:“贤侄此言差矣!
事实明摆眼前,何必再查?当务之急是推举新主,稳定荆州,否则如何对抗唐王?”
刘琦听到蔡瑁急切地提出要“立新主,稳住大局”
,心中先是一愣,随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和冰寒。
“新主?”
他几乎要脱口而出,“我父亲尸骨未寒,灵堂未设,你们不思追查真凶,不急商议后事,第一个念头竟是急着‘立新主’?我刘琦,父亲的嫡长子,此刻就站在这里,你们却视而不见,仿佛我根本不存在。
这‘新主’二字,绝非为我而提!”
一股强烈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
蔡瑁、蒯良等人如此急切地要跳过他另立他人,只有一个可能。
父亲的死,绝非他们宣称的那么简单。
他们极力要将罪名扣在远在长安的唐王头上,却对近在眼前的疑点含糊其辞,甚至不惜将直言质疑的刘先别驾强行逐出……
他们是在掩盖真相!
而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就成了他们阴谋最大的绊脚石和眼中钉。
想到此,刘琦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几乎让他站立不稳。
他下意识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用刺痛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不能慌,更不能怒。”
他清楚地意识到,在这座大厅里,自己势单力薄,而蔡瑁等人早已布局周密,掌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