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针锋相对的接风宴二(1 / 2)

加入书签

一旁的张允冷笑一声道:“吾听说刘玄德素有大志,日后要是反客为主,荆州基业将落入外人之手!”

双方争论愈烈,荆州文武分明分成了两派。

刘备始终端坐席间,面不改色。

他举杯向刘表敬酒:“当今朝廷被刘昆把持,天子蒙尘。

备此来欲襄助兄长,共扶汉室,如此则荆州可保无虞,汉室可兴!

若收留备确会给荆州带来灾祸,备明日便可离去,绝不让景升兄为难。”

刘表抚须沉思良久,终于抬手止住了众人的争论。

他目光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有些坐立不安的刘备身上。

缓缓开口说道:“诸君,玄德乃我汉室宗亲,与吾本是同宗兄弟。

今落魄来投,若吾拒之,岂不有违宗亲之义?且玄德胸怀韬略,素有仁义之名。

今来荆州正可助我宣扬德化,巩固边防。”

刘表语气转为坚定:“再说,玄德当日刺杀大将军一事,然大将军却最终放任他离开。

其中,必定有吾等所不知的隐情。”

“北方朝廷拥有六州之地,大将军手握百万雄师不假。

然我荆州带甲十余万,水师纵横江汉,也绝不是可以任意任人揉捏的。

收留玄德,绝非与朝廷为敌,而是为我汉室保全贤才。”

他举杯向众人示意道:“今日之宴,是为玄德接风洗尘。

来,诸君共饮此杯,欢迎玄德来到我荆州!”

刘表一锤定音,定下了接纳了刘备的调子。

虽然不能完全平息荆州士人的争议,但至少暂时稳住了场面。

宴席继续,乐声再起,但气氛已大不相同。

宴会将散时,刘表执刘备手道:“玄德不必多虑,姑且在荆州安顿。

新野之地尚缺镇守之人,玄德可愿前往?”

刘备深知这是刘表既要收留他又要让他远离襄阳权力中心的安排,仍恭敬回答:“全凭景升兄安排。”

而在这场接风宴的背后,北方大将军刘昆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荆州。

次日清晨,刘备与简雍两人在馆舍庭院中漫步。

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院中几棵大树枯叶在风中飘零飞舞。

“主公昨夜可注意到蔡瑁等人的神色?”

简雍低声问道,他昨夜也是参加了酒宴的。

刘备微微颔,声音压得极低:“蔡瑁眼中杀机时隐时现,蒯良看似温和实则深不可测。

刘景升虽表面热情,却也对吾多有试探之意。”

他停下脚步,远望荆州官署方向:“冀州袁绍兵败已成定局,刘昆即将统一北方。

且拥有六州之地,更是拥兵百万,兵锋势不可挡。

荆州士人惧怕刘昆,始终对我等抱有敌意。”

“吾如今寄人篱下,凡事须得谨慎。

你且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收敛些。

无事不得出门,莫要在此刻沾染生非。”

然而,此刻的州牧府中。

刘表招来蔡瑁、蒯良等人,再一次就刘备安置问题展开商议。

蔡瑁依然固执己见,愤愤地说道:“主公!

新野虽为荆州北门,然地方狭小,恐委屈了玄德公。

不若且留在襄阳,委以虚职,既可显主公厚待宗亲之谊,又可免生事端。”

蒯良却持不同意见:“不然。

新野地当要冲,北拒中原,正需玄德公这等英雄镇守,正可为我荆州屏障。”

刘表沉吟良久,最终拍板:“便依子柔之议。

任命玄德为新野县令,即日赴任。”

当州牧府文书下达到刘备栖身馆舍之后,简雍怒道:“主公乃汉室宗亲,天下英雄。

竟被安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