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针锋相对的接风宴一(1 / 2)

加入书签

大将军刘昆虽然与他同属鲁恭王一脉,但这种血脉已经单薄了许多。

何况亲兄弟都拼死相争呢,看看袁绍、袁术两兄弟就知道了。

所以,长安朝廷带给他的压力日增,急需要一道屏障。

刘备有才能,恰可安置于新野这等前沿之地,姑且充当这条屏障吧!

但他也有深深的疑虑,刘备为人不甘人下且颇具能力,刘表担心其“鸠占鹊巢”

蒯良“安置新野,若其异动,我亦可制之”

的建议,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的这份顾虑。

见大堂之上的争论仍然没有结果,刘表抬手止住了众人。

他年过五旬,鬓角斑白,但眼神仍锐利。

刘表缓缓起身,高声说道:&0t;诸公之意,吾已尽知。

玄德然终是汉室血脉,我若拒之,恐负天下英雄之望。

&0t;

他转身回座,继续说道:&0t;然德珪所虑,亦不为虚。

便依子柔之议,暂令玄德屯驻新野,拱卫荆襄。

然其兵马须受我荆州军序列节制,粮草由襄阳调配,不得擅自扩军。

&0t;

这个决议,是刘表在结合自身名誉、地位安全、与荆州士人相互制衡间反复权衡的结果。

蔡瑁虽面露不悦,但见刘表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言,只冷笑一声坐回原位。

蒯良与刘先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其他官员则表情各异,有的松了口气,有的则忧心忡忡。

次日,襄阳城外。

秋风起处,简雍得讯后立即修书一封,遣快马送往鲁阳。

信中详细叙述了荆州决策,并附言:&0t;景升公外宽内忌,虽准入驻新野,然必多防范。

主公宜早做准备,广结人心,以图后计。

&0t;

熹平七年秋,襄阳城外,天高云淡,秋风萧瑟。

刘备率领廖化及数百亲兵,风尘仆仆抵达这座荆襄重镇。

但见城郭巍峨,汉水环抱,城头“刘”

字大旗与荆州牧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城头上守军甲胄鲜明,戒备森严。

刘备远远望见刘表竟亲自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急忙滚鞍下马,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他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很热情地说道:“备落魄来投,蒙景升兄不弃,如此厚待,实乃万分感激!”

他言语恳切,眼角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刘表身后的蔡瑁、蒯良等人。

只见蔡瑁手按剑柄,面色冷峻,蒯良则羽扇轻摇,目光深邃。

刘表年过五旬,鬓角微霜,身着锦绣官袍。

他笑容满面地伸手扶起刘备:“玄德何必多礼。

你我同为汉室宗亲,理当相互扶持。

今你来投,我荆州如虎添翼也。”

他虽言语热络,目光却在刘备身后的廖化、简雍、周仓及数百亲兵身上细细打量。

只见那些士卒虽衣衫褴褛,却个个眼神锐利,阵型不乱,显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当晚,刘表隆重设宴为刘备的接风洗尘,一众荆州重要文武官员悉数到场。

州牧府内,数十盏精铜枝形灯架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灯内膏油燃烧时散出淡淡的松香。

刘表将刘备安置在自己身旁主位,以示尊崇。

蔡瑁、蒯良、蒯越、刘先等荆州文武分坐两侧,侍女如蝴蝶般穿梭其间,捧上荆楚之地的珍馐美馔和醇酒。

刘表举杯起身,面带微笑:“玄德乃我汉室宗亲,今日南下荆州,实乃我荆州之幸。

今日特设此宴,为玄德接风洗尘!”

刘备连忙起身举杯回敬,神色恭谨:“景升兄言重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