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荆襄的抉择(1 / 2)
堂内一时寂静,只闻窗外秋风拂过的萧瑟呜咽之声。
&0t;德珪之言,诸公以为如何?&0t;刘表的声音平静无波,目光转向右侧文臣,一双眸子却锐利如鹰。
蒯良缓缓起身,手持玉笏躬身施礼:&0t;主公,德珪之言虽有理,却未免失之偏颇。
&0t;
他声音温和却字字清晰,&0t;刘备虽刺杀失败,然其人心未失。
今携众来投,若拒之,恐寒天下豪杰之心。
&0t;
他向前一步,继续道:&0t;我荆州有汉水之险,带甲十余万,水师纵横江汉。
刘昆虽强,然其方定北方,需时安抚,未必敢轻启战端。
收留刘备,亦可示天下以主公保全宗室、不畏强权之志。
&0t;
蔡瑁冷笑一声,按剑而出:&0t;子柔先生此言差矣!
刘备乃朝廷钦犯,刺杀大将军未遂。
此等反复无常之人,岂可收留?&0t;
他环视四周,声音渐高,&0t;且不谈大将军雄踞北方,拥兵百万。
单论其麾下皇甫嵩屯兵五万于豫州,虎视眈眈。
若因刘备而启衅端,我荆州将士何以当之?&0t;
张允立即起身附和:&0t;末将附议!
大将军刘昆已定北方,袁绍败亡在即。
刘备行刺大将军,与其已成水火之势。
更是下海捕文书,欲除之而后快!
&0t;
“诸君可曾想过,大将军闻我荆州收留叛逆刘备,必定震怒。
若引大将军率百万雄师南下荆州,我荆州届时如何自处?”
堂上顿时争论不休。
蒯良捋须沉吟片刻,走到堂中面向刘表躬身施礼:&0t;主公,刘备亦是一时英雄。
今其势穷来投,若杀之,恐负&039;害贤&039;之恶名,寒天下士人之心。
&0t;
他目光扫过蔡瑁,&0t;不若暂留之,安置于北境新野。
彼地毗邻汝南,正可为其屏障,抵御北敌。
&0t;
大堂中的争论越演越烈,赞成与反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刘表始终沉默不语,认真聆听,深邃的目光不时扫向众人。
他知道,这不仅是关于是否收留刘备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他荆州将来站队的选择。
收留刘备吧,日后必定会与大将军刘昆生龌龊。
想想刘昆拥有北方六州之地,麾下精兵百万,就令他头疼。
但如今荆州门阀林立,以蔡、蒯、庞、黄为,在某些事上让他有时候不得不让步。
所以,他也急需有人来帮助他,共同对抗荆州本土士人带给他的威胁。
襄阳驿馆内。
简雍端坐案前,想起刘备在长安行刺刘昆时留下的肩头那处伤势,还至今未愈……
周仓轻步进来,不安地问道:&0t;先生以为,刘荆州会收留主公吗?&0t;
简雍沉吟片刻,缓缓说道:&0t;景升公乃汉室宗亲,与主公同出一脉。
且其为人外宽内忌,好谋无断,必不愿担上迫害宗室之名。
然蔡氏权重,恐生变数。
&0t;
他起身走向窗边,缓缓说道:&0t;哎!
我等所能做的,唯有等待。
&0t;
目光和心思却投向北方:&0t;大哥此刻应在鲁阳整顿军马,也不知伤势如何……&0t;
蔡瑁情绪激昂,几乎是嘶吼出声:&0t;主公!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刘备不过一丧家之犬,仅余两百来号人马,何必为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