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 贵妃之死(3 / 3)

加入书签

,可这会儿却如此让陛下没法下台。

算了,我陈执中今天就舍了自己的这张老脸。

这追册既然你们不读,那就我来读吧!

宰相大人亲自出马读追册,张氏的治丧大礼由此又被提升了一个规格,赵祯的面子也算是保住了。

试问:这样的一个宰相怎么能够不讨赵祯的喜欢和信任?陈执中这个没有进士身份的人能够两度为相,这其中怎能说没有点门道和诀窍?

张氏的追封一事就此算是结束了,可让人看不明白的是,孙沔似乎又吃错了药,他在事后连续就此事向赵祯上疏,他请求赵祯追回对张氏的追封,直言这样做不合礼法。

而且,孙沔还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宰相陈执中等人,他说这件事都是因为有奸佞小人在从中作祟,其目的就是为了以此讨好陛下并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如此一来,孙沔可就把一大堆的人给得罪了,这些人里面既有宰相也有两制官,而且他们此时可谓是深得赵祯的圣心,要是他们联合起来,那孙沔岂能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

见赵祯迟迟不表态,孙沔越来越担心自己哪天会被人穿小鞋,或是挨整,所以他请求辞去枢密副使的职务并外放出京。

最终,他求锤得锤,赵祯给了他一个资政殿学士的头衔,然后让他滚到杭州去当知州。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似忠厚正直的人在到了杭州之后却干出了种种令人指的恶行。

霸占人妻、抢夺他人私产、走私谋利,孙沔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但当这恶贼摆出一副正义使者的嘴脸主政一方时却也真的干了很多只有正臣才能做出的善政,人性之复杂在孙沔的身上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孙沔上述的那些恶行在多年之后还是被揭露了出来,他也因此而在后来被罢官免职。

说来也是令人感到唏嘘。

俗话说物以类聚,孙沔与同样喜好女色的大才子、宋代的大词人柳永竟然是一生的至交。

这二人在女人身上都是同道中人,但我们也可以说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随着孙沔被罢免了枢密副使,赵祯便任命三司使、礼部侍郎田况补了枢密副使的缺。

同时,枢密使、彰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王贻永也在这一时期被允许致仕,接替他成为枢密使的人则是我们的一个老熟人——此时已经是七十四岁的王德用。

在这之后,赵祯下令改年号为“至和”

并下诏大赦天下:降天下死罪一等,流放以下释之。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