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君臣斗法(2 / 3)

加入书签

p>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必定会以死相争。

眼下这局面如果你惩处言官就会有损你的圣德,如果你顺从言官又会有损你的恩德,前者会让你声名狼藉,后者会让你结怨于后宫。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只给张尧佐加官但不给他实权,就像你的舅舅李用和那样,让他尊而不贵,这样的话你就可以谁都不得罪。”

赵祯看了这道奏疏直接猛拍了一下大腿给何郯点了一个赞。

回到后宫,张美眉继续施展自己的那一身让赵祯毫无任何抵抗力的魅惑攻势,嘴边则絮叨着让赵祯给张尧佐继续加官进爵的碎碎念。

为了讨美人儿欢心,赵祯自然是满口答应:“你莫着急,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今年郊祀大礼结束后,文武百官都会得到封赏,到那时再一并封赏也不迟!”

赵祯所说的这个秋季郊祀大礼按照惯例应该是在开封的南郊举行,但此时担任次相的宋庠翻看了黄历认为典礼当天的日子不适于在户外举行大礼,为此他建议应该效仿开国之君赵匡胤在建隆年间的先例将大典的举办地改在皇宫内。

经过有关部门的一阵商议,最后大典的举办地改在了皇宫里的大庆殿。

就在大典举行的前一天,言官们听闻赵祯将会利用这次给百官加官的契机直接绕过中书省转而以皇命的形式给张尧佐再次加官。

一时间,御史台和谏院的言官再次集体震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让言官们集体震怒的原因就在两个人身上,其中一个就是张尧佐,另一个便是赵祯在宫内的大红人、大太监王守忠(就是上次带兵平灭宫廷兵乱的那位太监兄)。

此时两府大臣当中还空缺了一个参知政事的名额,传言说张贵妃已经得到了赵祯的允诺,这次加恩百官赵祯就会把张尧佐给直接任命为参知政事,而王守忠也在私下里向赵祯讨了一个节度使的头衔。

这次出来挑头的言官是刚刚被任命为侍御史的彭思永。

他提议让大伙集体去请求赵祯接见,然后力劝赵祯不要给张尧佐和王守忠加官。

但是,有人却表示反对并认为应该等诏命颁下来之后再去劝谏,毕竟现在只是听闻的传言。

彭思永大怒,吼道:“我们必须先把这事直接给陛下挑明了,如果等到命令出就一切都晚了!”

说完,彭御史却见身边的人都不吭声,这个样子完全就表明这些人不赞同他这样做。

说到底这终终究只是个传言,况且赵祯之前明令言官不得风闻言事,在这个马上就要大行封赏的节骨眼上惹怒了赵祯,那指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言官也是人,也有妻儿老小要养活,这时候谁愿意跟皇帝陛下的赏赐过不去呢?

这事还真有人敢,比如这个彭思永。

尽管同僚的态度和行为让他差点吐血,但他还是凭着一股虎劲儿单独给赵祯上了一道急奏。

彭思永在这份奏疏里说道:“听闻陛下这次准备给张尧佐和王守忠封官,而且还是参知政事和节度使这等高官,想必你这次加恩百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吧?依臣看来,你这就是在堵我们的嘴。

可是,陛下,外戚秉政和太监用事可是历朝历代的亡国之举,难道你不知道吗?难道你想当亡国之君吗?”

彭思永的这道奏疏的用词可谓是太劲爆了,赵祯看完直接暴怒!

他立马派了一个太监前去斥责彭思永纯属在胡说八道,而且还问他这些消息都是从哪里听来的?

眼瞅着彭大胆就要倒霉,谏官吴奎赶紧出面营救。

他对赵祯说道:“御史本就有特权可以风闻言事,不管这事是真是假,陛下能容则容,不能容就适当处罚一下就行了。

如果陛下非要追究这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