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火速平乱(1 / 3)
明镐到了贝州城下面对眼前的情形不禁是摇头苦笑,这贝州的城墙实在是太高了,宋军的将士围着城墙打了这么久却一点成效也没有。
看来这些武夫还是没脑子,可他这个开封的知府大人有脑子。
明镐下令暂停攻城,然后他征两万民夫耗时将近一个月修了一座靠近城墙的距堙(y),也就是一座与城墙差不多高的土山。
如此一来,宋军根本不用再爬什么城墙,直接冲过去就行了。
且慢!
理论上确实可以这样说,但叛军可不会让你把土山堆到眼皮子底下,这中间还是有一段距离得另想办法。
明镐想到的办法就是修建战棚。
有了这玩意宋军就可以躲在这个大型的木质攻城器具里向对方射箭雨,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就可以搭几块木板子直接杀过去,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直接把战棚给推到城墙垛子上去,这样连木板子都省了。
看样子宋军这下是稳操胜券,可是别忘了,贝州的叛军之前也是北宋的正规军,这些玩意儿他们也会做,而且破解的招数他们也都懂。
于是,叛军也在城墙上建造了敌棚,双方就此悬在空中打起了空战。
僵局再次出现,而这僵局也很快就被打破。
一天晚上,叛军将自己的敌棚里塞满了大量的易燃物,然后就跟宋军的敌棚再次零距离接触。
就在宋军这边慌忙准备迎战时,他们的对面射来了无数支火箭,一场大火随之烧了起来,宋军辛苦大半个月建造起来的级攻城利器全都被点着了。
这场大火对宋军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有多大从一个事实上可见分晓,那就是这场大火总共烧了三天三夜才停下来了。
明镐对此气得跳脚,他一怒之下把守护敌棚的将领给斩了。
陆军和空军都失败了,那么还能指望谁?当然是“海军”
。
一个叫刘遵的军校向明镐建议可以挖地道打进去,而且为了麻痹叛军,宋军应该在北面做出一副全力攻城的样子,而地道则应该从城南挖进去。
明镐大喜遂依计行事,可还没等地道挖通,天上一块馅饼掉下来砸到了明镐的头上。
贝州城里有人射下了一支信箭,写信人说他暗中约了几个同伙准备在晚上从城上放下几条绳子,然后希望宋军能够派人顺城而上夺占城楼,继而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这种机会明镐怎么可能放过?这天晚上,数百名宋军士兵顺着绳索真的就爬上了城墙,但这些人一看就不是什么专业的特种部队,他们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悄悄地绕道城门后面把门给打开,也不是控制住滩头阵地以便让后续的友军能够源源不断地登上城墙,他们最先干的事让人在匪夷所思的同时又震怒不已——他们竟然砍断了绳索!
为啥?因为他们想独霸破城的功劳!
紧接着,他们又犯了第二个极其愚蠢的错误,这些人直接放了一把火把城楼给烧了!
这不是主动引火烧身吗?于是乎,不出意料的事生了,无数的叛军蜂拥而至,这些人由于没有后续的支援只能是且战且退,这数百人最后几乎被叛军给杀了个一干二净,只有少数人借着临时找来的绳索顺墙而下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被思想武装起来的队伍其战力都不可小觑,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这些被王则成功洗脑的邪教徒,准确说他们已经不是人,而是一群魔。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明镐带着将近十万人也没能撼动一个小小的贝州城,他的对手在精神意志上就胜了他一头。
这次偷袭的失败让明镐再一次地白兴奋了一场。
看来这投机取巧终究是要不得的,那就还是专心挖地道吧!
此时远在开封的赵祯却没有了耐心:一个小小的贝州城,数万大军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