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蓄意示弱(3 / 3)
方就这样相互对峙着,而对峙的时间则是长达六天之久。
六天后,李元昊突然得到了一份战报:得知鄜延路被李元昊大举入侵,宋军环庆路钤辖高继隆(高琼的儿子)、庆州知州张崇俊共同领兵杀入了西夏境内并且一举攻陷了西夏的后桥堡,宋军的另一路人马、淮安镇都监刘正带兵大破西夏数个部落并在十二盘口驻军设寨以阻截李元昊从鄜延路回撤到西夏的退路。
此举让极度敏感的李元昊意识到自己现在有了后路被断的危险,他已经在承平寨待了六天了,后勤给养已经快要耗尽,如果退路被断,那他这个西夏皇帝岂不是要客死异国?万不得已之下,李元昊匆忙下令撤军,他第二次侵宋就这样潦草结束,而在撤军前他向承平寨里的宋军放出了狠话:“叫你们延州城里的范大人听好了,我下次就要直接去打他的老巢!”
连续两次对西夏的只能算是微小的胜利让宋朝这边是彻底地飘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处在战场之外、对战事的凶险毫不知痛痒的一帮官僚们。
他们看不到这两战宋军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知道李元昊这两次进犯其实只是火力侦察,更不知道李元昊所能拉出来的机动兵力并不是什么区区三万人,而是十五万,他们只知道宋军连续两次打败了李元昊。
这就导致这些战前本就对西夏盲目自大的朝廷士大夫们在战略层面上更加轻视西夏的军力,他们对宋朝自身的实力也是由此而变得极度自信。
但是,身处战局之中且总揽前方一切军政事务的范雍和夏悚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范雍在战后迅给朝廷上奏,除了分析前方的局势和总结战事之外,范雍最重要的事便是请求朝廷赶快给他增兵,他镇守的鄜延路已经被李元昊给盯上了,这样下去他的压力可是太大了,只有增兵才能让他有安全感。
几乎在同一时刻,夏竦也在向朝廷请求增兵,但他不是要从京城调兵,而是希望朝廷能够允许他在本地人当中挑选精壮之士当兵以充实前方的守备力量,谁曾想这竟然引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口水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