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内斗不休(3 / 5)
着言官系统的脑和领袖(御史中丞)由老好人晏殊换成了宋朝此时数一数二的“伟光正”
、级大嘴炮孔道辅,张士逊更是有理由感到怒火中烧。
他曾试图跟这位孔先生拉近一点私人距离,可没想到孔道辅面对相大人抛过来的这双媚眼竟然是无动于衷,这就让张士逊感到有些不安了。
对于一个宰相而言,言官系统对其本人的支持与配合与否可谓是意义重大,宋朝的言官几乎就是正义和公理在人间的代理人,如果不能让这帮人站在自己的身边,那他张士逊屁股下面的这把椅子就会坐得很没有安全感。
张士逊就此在心底暗自念叨:“既然你孔道辅不肯跟我一伙,那就别怪我哪天找个机会把你一把给撸下去。”
张士逊就这么开始等着,等着哪天机会能够主动找上门来。
要说这张老头儿的命就是好,好到何等程度呢?张士逊什么都不用做,仅仅只是嗑瓜子的工夫就亲眼见到天上掉下来一口锅直接把程琳给砸了个半死不活,而他则趁机只是笑着动了一下嘴皮子就将他的另一个眼中钉孔道辅给踹到了坑里,孔道辅最后更是因此而被气得直接去了天堂。
此事说来堪称仁宗朝的一大政治丑闻,这其中所涉及和牵连的官员和权贵也是让赵祯很是没有颜面,而我们更是可以从这起案件里清楚地看到宋朝的这帮平日里衣冠楚楚满嘴正义的士大夫们在本质上究竟是个样子——脱去官服不过乃是普通一市井之徒耳!
要说这个案子就得从开封府的一个府吏冯士元说起,因为他正是这个炸药包的导火索。
因为被人告贪赃和私藏禁书,冯士元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开封知府郑戬当堂问审,可能是想要通过立功来赎罪或减罪,冯士元在审案过程中主动供认他曾帮助参知政事程琳违规购买已故枢密副使张逊的故宅,并且他还伙同程琳的弟弟一起违规做起了建材生意。
此外,冯士元还主动交代自己曾帮助现任知枢密院事盛度把官舍通过一番运作变成了私人官邸。
这还没完,冯士元最后的火越烧越大,他还供认前宰相、此时帝国北方的封疆大吏吕夷简的两个儿子以及庞籍曾经在他手里买过女仆。
也就是说,冯士元承认自己还是个人贩子,或者说是兼职人口买卖的中间商。
这一通自我招供出来后,开封府立马就将卷宗交给了朝廷来处理,毕竟这里面所涉及到的人物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太过复杂和敏感。
赵祯随即下令由翰林学士柳直主审此案。
我们先来说结果,冯士元的这些招认最后被查实均属实,接下来就是对相关人员的惩处:影视剧里大名鼎鼎的“庞太师”
此时已经被调到陕西担任陕西体量安抚使,他正在为前线即将开始的战事忙前忙后,但即使如此,他也因罪而被罢去原职降为汝州知州。
知枢密院事盛度被罢为尚书右丞、知扬州,参知政事程琳罢为光禄卿、知颍州。
张士逊心之所恶的程琳就这样被赶出了京城,与此同时,他所厌恶的孔道辅也在同一时间被赶出了京城——孔道辅因“朋附大臣”
而被贬为郓州知州。
就在孔夫子的这位后世子孙为此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张士逊却躲在某个角落里暗自偷乐,因为孔道辅的这次被贬正是他的杰作。
赵祯说孔道辅“朋附大臣”
,这个大臣就是指的程琳。
要说这程大人可谓是一个典型的“君子”
——那种出了家门就满身满嘴的浩然正气,关起门来就是各种“骄奢逸”
的君子(悄悄说一句,这基本上也是每个在官场混的人必备的素质和修养)。
我这里特意去掉了“淫”
,因为没证据。
关于程琳在朝廷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