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坐等来犯(1 / 3)

加入书签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到西夏和李元昊的身上。

有鉴于我们必须要尊重和承认党项人已经建国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在此之后我们都将用“西夏”

一词来替代在这之前的“党项”

在宋朝怒不可遏但军事行动却迟迟难产的这一年时间里,西夏人又在干什么呢?李元昊又在干什么呢?我本来想说他们是在颤栗不已地等着抵御宋军很快就将到来的报复,但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确实太过分了,事实上他们相当的淡定——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他们有丝毫的慌张和担忧。

李元昊是在公元1o38年1o月建国称帝,而宋朝是在两个月后才得知此事,宋夏战争的爆时间则是在公元1o39年11月(也就是孔道辅刚被宰相张士逊给气死的时候)。

也就是说,对李元昊称帝一事感到怒不可遏的宋朝是在西夏建国整整一年之后才正式与对方兵戎相见。

那么,宋朝这一次派了多少人又打出了何等辉煌的战绩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让你大呼意外,因为主动打响宋夏战争第一枪的人竟然是西夏人,而且这场战争的正式爆还不是因为西夏那边有人枪支走火,纯粹就是李元昊精心准备之后的一场有预谋的主动越境攻击作战。

在最初的时候,西夏这边尤其是驻扎在宋夏边境线上的西夏军队指定在内心里很是惶恐不安,他们生怕宋军在下一秒就会杀气腾腾地朝他们扑过来。

李元昊在第一时间或许也是这样想的,因而在称帝后的几个月里西夏这边一直都很安静,边境线上的西夏军队都在绷紧着神经严加戒备。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西夏那边终于有人率先崩溃,西夏的白豹寨都指挥使斐永昌在宋军的招降攻势下“叛逃”

成功。

遗憾的是,裴永昌叛逃并未引什么连锁效应,更何况有了前车之鉴李元昊自然也会更加严厉地约束边防的军士。

除了对宋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外,李元昊还派人在宋朝境内秘密地以高价招揽被赵祯放出皇宫的那些宫女和太监,通过这些人,他对赵祯本人的心性以及宋朝皇宫里的大情小事都了解得八九不离十。

我们从这之中不难看出李元昊比起他的父亲李德明可谓是奸滑了很多,在这方面他甚至过了他的爷爷李继迁,他都成了心理学家了。

西夏的情报工作既然都已经做到了大宋皇帝的头上,有关于宋朝宰相和枢密使这类高官的情报收集自然也不会落下,再联想一下李元昊此前以拜佛为名派人正大光明地进入河东地区进行军事和地理侦查,然后再对比一下宋朝对西夏的情报收集工作,除了无言以对我实在是无话可说。

轻敌和傲慢自大基本上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更何况你的敌人远比你想象的强大十倍甚至数十倍。

依靠如此全方位的情报收集,李元昊定然可以对当下的局势做出一个精准的判断,那便是宋朝此时根本不具备向西夏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能力和条件。

既然如此,那么宋朝此时也就不足为惧,李元昊所要担心的反而是西面的宿敌吐蕃。

有情报显示,宋朝已经秘密派人前去联络唃厮啰要他尽快向西夏出兵以配合宋朝即将展开的军事打击行动。

面对有可能两线作战的威胁,李元昊的选择是静观其变。

这时候就显现出李元昊的战略远瞻能力了,在这之前他将西夏境内的所有战略要地都派驻了重兵把守,而各处战略要点也都完全具备了长期固守的能力。

五十万的西夏军队差不多有四十万是卫戌部队,这些人可不是闹着玩的,而剩下的这十余万战略机动部队甚至可以分为两队进行双向驰援。

有了这样雄厚的战略资本,李元昊大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这防守反击的战术更是足以让他立于不败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