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匹夫之怒(2 / 3)

加入书签

来的结果是——前宰相、此时正在河南许州悠游快活的吕夷简同志。

于是乎,眼看就要过大年了,吕夷简同志却被一封紧急公文给抽调到了河北大名府去主持整个北方边疆的军政事务。

在这之后,赵祯决定给镇守陕西的军政主官夏竦和范雍更大的权力。

夏竦除了兼任本路都部署外,另外还统辖乾、耀等州兵马并出任泾原和秦凤两路的安抚使,范雍则是由鄜延路都部署兼任鄜延和环庆两路的安抚使。

也就是说,整个陕西与西夏交界的防区地段由他俩各自对半分了,夏竦管西面这一半,范雍倒霉了点,东面这一半归他管。

为啥要说范雍倒霉呢?因为不久之后李元昊就是从他的防区打进来的。

以上便是公元1o39年到来之前赵祯和他的大臣们因李元昊的突然“反叛”

而做出的紧急应对措施。

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可值得说道的地方,但我在这里只想提醒各位注意一点:看看这些人事任命,尤其是陕西和山西的前线军政主官,夏竦、范雍和杜衍以及前去大名府负责防范辽国的吕夷简,这四个人无一例外的都是进士出身的纯粹文官,此前更是从未上过战场,更别提亲自临阵杀过人。

可是,宋朝就是要靠这些与皇帝最亲近的大臣去担任前方的最高军事长官和地方政府的行政一把手,而那些武将们全都得靠边站,哪怕你是已经位居堂堂大宋枢密使的王德用。

潘美、曹彬、刘廷让、李继隆、王、康保裔,也不知道这些人在地下得知自己的后辈们如今竟然混得如此窝囊又会作何感想呢?

我就想问一句:宋朝这些年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可宋朝的国防力量是一直都存在且长期处于备战状态吧?如今战争在即却要用这些纯粹的文人来做军事统帅,难道宋军的将领都突然莫名其妙地死绝了吗?

很快,刀光剑影中那鲜血淋淋的战场会向我们证明:此时大宋的将士们里面忠勇绝伦且悍不畏死之人大有人在,但这些人却只能成为文官主帅们神鬼莫测的军事指挥艺术下的炮灰。

在宋朝做出一副举国上下紧急备战的姿态后,时间也很快就进入了公元1o39年。

就在人们都以为朝廷会马上出动开封城里的禁军向西北疾驰去找李元昊算账的时候,众人突然现一阵狂风大作且电闪雷鸣之后的天空竟然是晴空万里,整个宋朝安静得就好像什么事都没生似的。

想当初宋太宗决定五路出兵剿灭李继迁以及后来宋神宗同样动五路大军意图一举对西夏一战灭国,那时候的宋朝可是在第一时间就开始声势浩大地集结军队准备进兵,可这一次宋朝对李元昊虽然人人喊打但却一直毫无什么实质性的举动,这又是为何呢?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宋朝这边依然是没有要对李元昊兵进剿的意思,而且那个武将出身且总是嚷嚷着要狠狠教训一下李元昊的枢密院大佬王德用还被文官集团合伙给踢出了枢密院,最后更是被赶出了开封城贬到徐州和随州去当知州,而他的罪名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居然是——面相非善且深得军心,所以不宜长期执掌军务。

宋朝这是要干什么?被人欺负了,然后嘴上骂两句,再放几句狠话这气就消了?然后就再次把头埋进沙子里继续装鸵鸟?当然不是!

宋朝不是不想打,而是时机和条件都不成熟,他们如今的实力更是不允许他们说打就打,况且宋朝国内也并非人人都是主战派,主和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先来说一说宋朝现在面临的现实困难,也就是他们之所以迟迟没有出兵的原因。

先就是之前河东地区的地震所造成的损害太过巨大,而且灾后重建工作这时候正热火朝天地干着。

这是一个很耗费钱粮和人力的工程,而且这种民生项目朝廷还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