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章 喷薄欲出(1 / 3)

加入书签

如今当我们提到西夏,很多人往往先想到的都是它的建立者李元昊,或许也会有人想到它的肇始之人李继迁,但事实上李德明在党项人的历史上同样也应该获得同等的地位。

不可否认的是,让党项人真正壮大起来的人不是李继迁,也不是李元昊,而正是他李德明——虽不穷兵黩武但却阴险诡谲且又懂得韬光养晦闷声大财的李德明。

谁都知道一个小国在大国的夹缝中是很难生存的,但党项以及不久之后就要正式诞生的西夏却是一个反例。

遥想当年,有谁能够想到李继迁仅凭那点人马就在如今展成为了与宋辽两个级大国并立的军事强国呢?这时候别说是宋朝,即使是辽国也不敢说他就一定能够灭掉党项。

在李德明主政时期,党项人不但在军事上变得更为强大,它的土地面积、人口、文化、农业、贸易、手工业也都在此时极具规模,最重要的是他们此时还正处在蓬勃而的上升期。

简单来说,党项人在后李德明时代已经完全具备了建国的基础和条件,他们所缺的正是一个有此雄心壮志的带头大哥。

这人虽然不是李德明,而是他的儿子李元昊,但谁都必须得承认西夏能够建国他李德明功不可没。

总体来说,李继迁为西夏打下了骨架,而李德明则为西夏增添了肌肉,到了李元昊这里他则顺应时代和潮流将西夏这个国家和政体正式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央。

李德明领盒饭走人了,党项人继辽国人之后也送走了他们的老主子,可他们迎来的这个新主子却是让他们这个民族永恒铭记的英雄和帝王——李元昊。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宋朝人定然希望老天爷能够让李德明尽可能长久地活着,因为相比他的那个暴力嗜血且野心勃勃的儿子,李德明对宋朝实在是太乖巧温顺了。

在得知李德明逝世的消息后,宋朝这边特意为此而辍朝三日,然后还追赠李德明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另外还派遣度支员外郎朱昌符为祭奠使前往西北吊唁并赐予党项方面大量的慰问品。

更令人大呼意外的是,刘娥和赵祯本人还在皇宫里亲自为李德明举哀成服,要知道这种待遇就连赵祯的生母李宸妃都未曾有过。

这其实就是宋朝的可悲和可怜甚至是可恨之处,上至龙椅上坐着的那两个人,下至文武百官,这些人大多都以为只要对党项人给予优厚的待遇,那么对方就会乖乖听话,就会永远对宋朝感恩戴德。

这就像一个土财主总觉得只要对土匪头子笑脸相迎且百般讨好,那么对方就不会凶他,就会感念他的好,但实际上对方反而会更加瞧不上他,因为在土匪眼里他就是软骨头,根本不配得到人家的尊重。

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尊崇德行,甚至有可能德行越高越是受人欺凌,有些人只会尊重比他们更硬的拳头,你德行越高在他们看来反而意味着你软弱可欺。

如此说来,以德服人难道是错的吗?非也,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一个人说话要和气,但同时你的手里必须得有一根大棒子,殊不闻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也是腰佩利剑且从者以千计。

何为真儒和腐儒?孔夫子当然是真儒,那腐儒又是谁呢?自然就是眼下宋朝的这帮自以为用怀柔政策可永保边境无忧的君臣。

从古至今,一味宽容和忍让的老好人和舔狗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一点很快就将从李元昊对宋朝的态度上得到体现和印证。

李德明死后,宋朝除了派遣使者前去吊唁外,另外还派专人前去向李元昊封官赐爵以确立他在党项的权力继承之合法性,李元昊由此被宋朝封为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西平王。

一言概之,李元昊继承了李德明所留下的所有政治名分。

宋朝的诚意和善意不可谓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