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家里收货日常(3 / 4)

加入书签

紧啐了几口,“呸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你们就当没听到我说的话。这好天爷可得稳稳当当多晴上几天!”

她这话也是现在村里大部分人的想法。只有大晴天,大家才能安心下地挖草药、钻林子捡菌子,都指望着多赚些钱。

他们家收上来的羊肚菌,除了第一天有人把家里攒的干货送来,后面提来的都是当天现捡的新鲜货。

羊肚菌要晒干比晾晒草药费时得多,得经常翻动,不然会捂出霉点,大晴天也差不多要三四天才能晒干一批。

所以,家里积攒起来已经晒干的草药,余坤安也没急着往县里送,就等着第一批羊肚菌干透了一起拉着去。

接下来的几天,接连着都是好天气,他们村子里一片繁忙。

只要不是懒汉,大家都是天蒙蒙亮就先下地侍弄庄稼,等太阳升高,露水一干,山坡上、林子里就都是背着背篓、挎着篮子采挖草药和捡菌子的身影,这时候没人舍得闲着,闲着的时间都是浪费的钱。

村子里的半大孩子们也爱往近处的林子里钻,提着小篮,见到能吃的菌子就拾回来,不拘是不是羊肚菌,反正自家饭桌上也能添个新鲜的菜。

余坤安三兄弟的院子里,晾晒的竹席架子又添了好几个,就这几天的功夫,收上来的新鲜羊肚菌又占了不少晒架。

几天的功夫,第一批收上来的羊肚菌终于干透了,家里的干草药也码了一大堆。

余坤安琢磨着,明天得抽空跑趟县里,把已经晾干的草药和羊肚菌都先卖掉,给家里腾出地方,也把能多腾出些空麻袋出来。

余母一边给竹席上的羊肚菌翻面一边说,“老三,你这趟去县里,记着买些炮仗和纸钱回来。眼瞅着就要到清明去上坟的时候了。”

“这就要清明了?”余坤安一愣。

余母看了他一眼,“日历不是就挂在墙上的吗,你都不瞅上一眼的啊?过两天就是了!说起这个,咱们家今年的火草粑粑都忙得没时间做了,我下午去地里择些火草回来,今年多做些。”

“行,炮仗纸钱,还有啥要带的不?”

“再打一桶散装白酒回来。旁的……你看着办吧。”余母想了想,年年上坟就那几样,也想不出还要添置什么。

“成,我到时去看着添置。”余坤安应下。

他转身走进堂屋,取下墙上挂着的彩色儿童挂历。这挂历是他在县里买的,花花绿绿的图画很招孩子们喜欢。小家伙们时常踩着板凳取下来翻看,但都小心翼翼的,至今也没弄坏一页。

日历上已经过完的每个日子后面,都用彩色蜡笔画着一朵小花花或一个小太阳,这些是余坤安之前教余文源做的记号,他们兄弟几家标记日历的活都归孩子们管。

昨天是公历四月一号,格子的空白处,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还有光芒的小太阳,这个是今早余文源踩着椅子画的。

今天的格子上还空着,他看了下后面的日期,再过两天就是公历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十二,就是清明节了。

“我靠……‘清明时节雨纷纷’,过两天不会又要下雨了吧!”

他几步走出堂屋,仰头望天,碧空如洗,怎么看也不像要变天的样子。

他甩甩头,把这点担忧抛开,转身又去院子里继续翻晒草药和菌子。

等把院子里晾晒的草药菌子都仔细翻了个遍,他才晃晃悠悠转到老屋这边。

先去了后院,给又窜出一小截高的重楼苗浇了遍水,又翻了翻埋着天麻种看看出苗情况。

忙活完这些,他就去池塘边帮余父搭鸭棚。

余父自己打算等小鸭子再长壮实点,就不全养在余坤安家后院了,白天赶到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