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灞桥风雷隐(3 / 5)

加入书签

一种引导的意味,“霸王欲效法何人?是如周武王般,分封天下,以诸侯治诸侯?亦或……如始皇帝般,废分封,行郡县,鞭笞天下,君临九州?”

这个问题问得极险,极其尖锐,瞬间刺中了项羽内心最敏感、最矛盾之处。

他出身楚国贵族,骨子里烙印着分封的传统,渴望成为天下共主,享受诸侯朝拜;但另一方面,始皇帝那席卷八荒、唯我独尊的无上权威,又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既想拥有皇帝的权力,却又跳不出分封的思维窠臼。

范增浑浊却锐利的眼中精光一闪,他接过话头,语气依旧保持着长者的平和,却暗藏机锋,试图将话题引向对秦朝本身的批判,从而占据道德制高点:“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天道循环。

暴秦无道,律法苛酷,役使民力如牛马,致使海内怨沸,二世而亡,足见独夫之政,违背天命人心,不可持久。

霸王兴义兵,吊民伐罪,解民倒悬,自有其顺应天道人心之道。

不知秦王陛下,身历国破之痛,对如今这天下之势,有何……与众不同的高见?”

他巧妙地将问题抛了回来,并将“高见”

与“与众不同”

联系起来,暗示对方需要拿出越常规的筹码。

嬴政的目光转向范增,深邃的眸子里仿佛有星河流转:“亚父所言,切中要害。

独夫之政,恃力而忘仁,确不可久,秦之亡,便是明证。”

他先肯定了范增的部分观点,随即话锋陡然一转,“然,春秋战国五百余载,诸侯并立,相互征伐,盟约如同儿戏,今日歃血,明日背刺,致使天下板荡,生灵涂炭,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便是亚父所言的仁义正道吗?”

他的声音沉缓,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历史穿透力,描绘出一幅惨烈的画卷。

他顿了顿,帐内只剩下几人细微的呼吸声,才继续道,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朕近日常思,或许……在这二者之间,尚有一条路可行。”

此言一出,连一直古井无波的范增,那枯槁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些许真正感兴趣的神色,身体微微前倾。

项羽虽然依旧满脸不耐,但眼神深处的那丝困惑再次浮现——这嬴子婴,到底想说什么?

“朕,愿去帝号,永为秦王,仅守关中故土,行秦法之政,但去其苛暴,存其公允。”

嬴政缓缓道出他的核心提议,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霸王可称西楚霸王,不为皇帝,而为天下诸侯盟主,辖制四方,裁决纠纷。

诸侯各守其土,非奉盟主之召,不得擅动刀兵。

我等可立下盟约,共同抵御外侮如匈奴,互通商贾以繁荣百业。

如此,或可免天下再陷战国烽火轮回,亦可避免一人独断专行、力竭而亡之弊。”

这不是屈膝投降,而是提议建立一个以项羽为盟主的、松散的联邦体系,而秦国,将作为其中拥有高度自治权的重要一员存在。

这是一个越了当下时代眼光的构想。

“荒谬!

痴人说梦!”

项羽猛地一拍面前简陋的案几,陶碗震翻,冰冷的清水在席间横流,“本王四十万大军在手,旌旗所指,挡着披靡!

旦夕之间便可踏平你这摇摇欲坠的咸阳!

整个天下都将是本王的囊中之物!

何需与你,与那刘邦,与那些冢中枯骨般的六国遗老,立什么可笑的盟约!

本王的力量,便是唯一的规矩!”

他的愤怒源于内心深处对“分享”

权力的本能抗拒,以及对自身绝对武力的极度自信。

“霸王当然可以踏平咸阳。”

嬴政(子婴)迎着他那几乎要喷出火焰的暴怒目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