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三)(3 / 5)
0章:不速之客
晨光透过古玩店雕花木门的缝隙,在青石板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陈轩将玄鉴镜小心翼翼地放进定制的锦盒,刚转身要去冲洗手上的泥土,门檐下的风铃突然"叮铃"作响,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伴着浓重的汗味涌了进来。
"陈老板!陈老板在吗?"略带沙哑的呼喊声撞在挂满字画的墙壁上,惊得柜台上的青花瓷瓶轻轻震颤。陈轩抬头望去,只见古董商赵老板正捧着个红绸包裹的物件,额头上的汗珠顺着松弛的脸颊往下淌, expensive的真丝衬衫后背已经洇出深色的汗渍。
"赵老板这么早过来,可是有急事?"陈轩示意徒弟小林倒杯凉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对方怀里的包裹。红绸布的缝隙里露出一抹温润的天青色,瓷器特有的釉光在晨光下若隐隐现,竟有几分宋代汝窑的神韵。
赵老板把包裹往八仙桌上一放,顾不上擦汗就抓起茶杯猛灌两口,茶水顺着嘴角流到下巴上也浑然不觉:"急事!天大的急事!"他抹了把嘴,眼神里混着兴奋与焦虑,"陈老板您看这个,我昨天从黑市淘来的宝贝,说是宋代汝窑天青釉碗,您帮掌掌眼!"
红绸布被小心翼翼地掀开,一只口径约十五厘米的瓷碗露出真容。碗身呈淡淡的天青色,釉面布满细密的开片,纹路如冰似玉,碗底还有一圈细小的支钉痕,确实符合宋代汝窑"雨过天青"的典型特征。小林忍不住凑近细看,指尖刚要碰到碗沿就被陈轩轻轻按住。
"赵老板,这碗您花了多少钱收的?"陈轩没有直接下结论,指尖悬在碗口上方三厘米处,感受着釉面传来的温润气息。寻常古瓷经手会有岁月沉淀的厚重感,可这只碗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化学试剂味道,虽然极其微弱,但逃不过他常年鉴宝的敏锐感知。
赵老板搓着手嘿嘿一笑,眼神却有些闪躲:"不算贵,朋友价...三万块。您也知道,真正的汝窑存世量不过百件,要是真的,这价格就是捡漏了!"他突然压低声音,"卖家说这是乡下老宅翻出来的,一直藏在米缸里,所以釉色才这么新。"
陈轩心中已有几分了然,宋代汝窑以玛瑙入釉,釉面会泛出独特的玉石光泽,且开片纹路自然流畅,历经千年会形成深浅不一的"金丝铁线"。而这只碗的开片虽然细密,却显得过于规整,像是刻意做出来的纹路。他沉吟片刻,起身走向里间:"您稍等,我取件东西。"
小林注意到师父转身时眼中闪过的微光,知道他要动用那面刚从邙山带回来的玄鉴镜。赵老板则紧张地盯着瓷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喉结上下滚动着吞了口唾沫——他昨晚收完碗就越想越不对劲,连夜查了无数汝窑资料,越对比心里越发慌,天不亮就赶来找陈轩鉴定。
陈轩捧着锦盒走出里间,晨光透过窗棂落在玄鉴镜的铜胎上,泛出幽幽的青光。赵老板好奇地探头张望:"陈老板,这是...新收的青铜镜?看着年头不短啊。"
"刚从邙山找到的老物件,或许能帮上忙。"陈轩没有多说,将玄鉴镜放在瓷碗旁的桌面上。镜面如墨的铜胎里,隐约能看到石室星图的残影,当他用指尖轻轻叩击镜缘"辨"字的位置时,镜面突然泛起一层淡金色的光晕。
"您看仔细了。"陈轩握住玄鉴镜的边缘,将镜面缓缓转向那只汝窑碗。就在铜镜与瓷碗相距半尺时,原本平静的镜面突然腾起一缕灰黑色的雾气,雾气中渐渐显露出几行模糊的字迹,虽然断断续续,却能清晰辨认出"现代仿造"、"化学釉料"、"电动开片"等字样。
赵老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睛瞪得溜圆:"这...这镜子怎么会..."他猛地抓起瓷碗翻来覆去地看,手指抠着开片纹路用力摩擦,果然在缝隙里看到一丝极淡的白色粉末,那是现代仿品常用的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