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纸牌屋(下)(2 / 6)

加入书签

p; 十几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不到5万人。

    若不是沈复兴在王屋山拼着家底,恐怕黄河北岸再无青天白日满地红!

    委员长如此,下面的人更是如此。

    胜利?

    他们对于和平的期待甚至已经来到了割地停战的地步,委员长提出的恢复到918时的状态,几乎没有人反对。

    停下来,只要战争停下来。

    这便是当下国府最大的期盼!

    一个孤军奋战的农业国,面对先行一步发展工业的列强,战争是绝望的。

    亡国的危险每一刻每一秒都在挑战人们脆弱的神经,汪逆在金陵享受和平,而他们却在重庆面对随时要到来的轰炸。

    这时候,没有明确站队的罗斯福,便成为了委员长心中的救命稻草。

    已经聊到了这里,沈复兴索性不再顾忌:“总统先生,贵国现在执行的是被动防御政策,您有没有考虑过,为了自己的国民安全考虑,有没有必要进行主动防御。”

    “主动防御?”罗斯福露出疑惑神色,他似乎理解这个词,可又有些感觉陌生。

    沈复兴知道,自己可能会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但此刻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没错,我们将一个国家的防御与军事政策进行整合,往往会得出一个《国家安全战略》白皮书,您能理解这个意思吗?”沈复兴不断比划,甚至都有了一些意大利人的模样。

    罗斯福却在听到《国家安全战略》之后,若有所思。

    这个想法很不错.不!相当不错!

    沈复兴自然也看到了罗斯福的眼前一亮,他继续加码:“我并没有要干预贵国事务的意思,但现在,《中立法案》也好,《租借法案》也好,似乎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民众并不会理解您的苦衷,他们看不到来自外部的威胁。”

    “同样的,任何鼓吹战争的行为,都会被推到对立面,这对于您接下来的行动非常不利。”

    罗斯福扭头看向赫尔,后者无奈点头。

    确实,《中立法案》也好,《租借法案》也好,两者看起来好吧,其实都是临时的产物。

    根据世界局势的变化与国内舆情、民情的变化应运而生的东西。

    索性,在罗斯福的领导下,总是没有走弯路。

    可这东打一枪,西补一墙的操作,就如同沈复兴说的,权宜之计。

    赫尔皱眉,对方到底要说什么,他到底想要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