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欠债者赵三代未偿(3 / 3)

加入书签

地触动了。

当晚,他回到家中,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问自己的父亲:“爸,咱家老房子是不是也拆得不太对?”

被关押在郊区秘密据点的陈默,每天都遭受着来自徐氏集团的心理施压。

他们试图逼迫他说出信息的来源,但他始终沉默不语。

他知道,一旦他说出口,那些帮助他的人,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每当夜幕降临,熄灯之后,他就会用指甲在床头的铁架上刻下一个名字:王建军、李桂香、叶振国……这些都是因为徐氏集团的罪行而受到伤害的人。

一天夜里,看守查房时,现陈默的嘴唇已经破裂,但他仍然在喃喃自语。

看守凑近一听,竟然是《身后之声》的语录:“我爸走前说,面条煮软点……”

看守愣住了。

他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人,也有自己的情感。

第二天,他偷偷地塞给陈默一支铅笔。

一周后,陈默用铅笔芯磨尖,在塑料饭盒的内侧写下了一封信,题目是《致未来读者的一封信》。

他托一名清洁工将这封信带了出去。

信中写道:“他们可以锁住我,但锁不住声音。

只要有人愿听,我就还在说话。”

与此同时,赵文山正焦头烂额地应对着舆论的失控。

他下令全面清查“非官方信息传播点”

,试图阻止真相的扩散。

他亲自带队突袭了三家印刷作坊,缴获了大量的手抄文件。

然而,就在他们返程的途中,司机突然改变了路线。

原来,周正早已在交通系统安插了眼线。

一名交通协管员趁着换岗的机会,偷偷地调换了车辆调度令。

车队误入了一片老旧的公墓区,gps信号也随之失灵。

赵文山怒气冲冲地走下车,想要看看究竟是谁在搞鬼。

他四处张望,忽然看到前方的一座无名碑前,摆着几支点燃的蜡烛,旁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李桂香,纺织厂下岗,癌症自费,痛过。”

赵文山怒不可遏,想要将墓碑砸烂。

但他刚一转身,却瞥见自己父亲的墓碑——原本刻着“先考赵公讳德昌之墓”

,如今被人用红漆改成了:“欠债者赵,三代未偿。”

他踉跄后退,脸色煞白。

耳边仿佛响起了无数低语,全是那些被他抹去的名字。

恐惧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要将他淹没。

司机小心翼翼地问道:“赵管家,我们现在去哪?”

赵文山没有回答,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块被篡改的墓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