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9章 你们以为靠写几个字就能翻案(2 / 3)

加入书签

地址找去。

那是一家位于老城区的私人诊所,主治医生是一位头花白的老人。

老人见到收据,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恐,颤声道:“你是谁?你来干什么?”

孙秀兰亮出自己的工作证,轻声说:“大夫,我只是想了解一些情况。

我看到这张收据,觉得……觉得有些事情不应该被忘记。”

老人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李桂香……是我看着她走的。

她不说痛,只求我别让她女儿知道。”

孙秀兰请求复印病历,被老人断然拒绝。

她没有争执,而是每天清晨,提着一壶热豆浆来到诊所门口,免费放给过往的行人。

一连七天,风雨无阻。

第八天,老人主动叫住了她,递给她一份手抄的病程记录,末尾写着:“她说,要是有人记得她拼过命,就够了。”

记忆,如同火种,在人群中传递。

赵文山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盯着监控画面,屏幕上是周正频繁出入档案馆的身影。

“查清楚了,赵总,”

一个黑衣保镖恭敬地回答,“他一直在查桂花巷拆迁的旧档案。”

赵文山的眼睛眯了起来,如同毒蛇盯住了猎物。

“火种……哼,一群不知死活的家伙。”

他冷笑一声,下令:“全面清查‘火种’相关舆情,一个都不能放过!”

他立刻安排人伪造周正“违规复制机密文件”

的证据,准备将他移交纪检。

但周正早有防备——他每次查阅纸质档案都戴手套,且从不在系统留检索记录。

他知道,在这些老狐狸面前,任何疏忽都可能致命。

真正的破绽,来自他的打印机。

管理员现他常深夜使用公用打印机,纸张类型特殊——厚道林纸,用于复印黄老件。

赵文山立刻改变策略,派人假扮档案修复专家接近周正,试图套取信息。

周正心知肚明,却不动声色,反而故意透露一份虚假名单,将调查引向一个无关紧要的项目。

当对方以为得手,举杯庆功时,他已经将真正的资料藏入一批即将销毁的旧户籍档案中,编号混在千份废纸里,静静等待着被送往废品回收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远在千里之外,小萤正坐在电脑前,眼神复杂地看着一个匿名包裹。

包裹里是一本残破的日记,封皮已经泛黄,字迹有些潦草,署名是:叶振国。

小萤颤抖着手,翻开日记。

字迹与叶家书房里,那些被叶雨馨亲手烧毁的遗物,一模一样。

日记里记载了1998年桂花巷拆迁的全部过程。

叶振国作为政府观察员,亲眼目睹了开商的暴力强拆,亲眼目睹了那些无助的居民被赶出家园。

他曾试图阻止,试图向上级反映,但一切都石沉大海。

最终,他选择了公开举报,却反被构陷贪污,身败名裂。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若我女长大,告诉她,火不是仇恨,是不让真相冻死的温度。”

小萤的身体剧烈颤抖,她终于明白,叶雨馨当年投身特工,不顾一切地对抗家族,根源就在这里。

她连夜召集了轮值委员会的成员,宣布启动“火源追溯计划”

:不再只收集当下的记忆,更要挖出那些被掩埋的历史。

“我们不能让真相继续沉睡!”

她语气坚定地说,“第一站,就是桂花巷原址——如今的星辰国际公寓地基。”

深夜,星辰国际公寓的工地上,一片寂静。

只有远处闪烁的霓虹灯,映照着这片被钢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