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1章 不光教书还得点亮人心(3 / 3)
木头课桌旁,朗读着新抄写的《火前记忆录》段落。
纸张翻动时出轻微的沙沙声,混合着雨水拍打窗户的咚咚响,空气里弥漫着湿土的味道和孩子们口中的热气。
朗读声起起伏伏,像溪水流淌:“……那年冬天,煤矿崩塌,他再也没回来,我们只剩一堆灰烬的回忆。”
老师是个中年女人,声音温和却带劲儿,她心想,这故事不该只是念念就算,火得让人热血沸腾,得让这些小鬼头们自己点燃才行。
窗外,雷雨忽然暴起,天空像被撕裂一样,闪电刺眼地划过,照亮墙上那幅学生画作。
画里,一个披风女子——大家都认得出是叶雨馨的模样——走在风中,身后跟着无数小人举着火把,火光摇曳,颜色鲜红得像鲜血。
闪电的亮光一闪即逝,教室里的人都愣了愣,视觉上那幅画仿佛活了过来,火把在黑暗中跳动。
孩子们停下朗读,有人小声惊呼:“哇,那女的帅的,她是火神吗?”
老师笑了笑,摸摸一个孩子的头,头软软的,带着汗渍的咸味,她说:“她不是神,是人。
记住,火来自每个人。”
可就在这时候,灯忽然灭了,停电了。
教室陷入漆黑,空气沉重得压人,听觉上只有雨点砸在屋顶的急促声和外头风啸。
黑暗中,有人开始不安地动弹,触觉上木桌的冰冷和彼此的呼吸热热地贴近。
片刻后,一点微光亮起,像是奇迹降临。
原来是那个失明男孩——他叫小山,十岁了,眼睛看不见东西,但手感敏锐得惊人。
他从兜里摸出随身携带的炭笔,那玩意儿粗糙,凉凉的,带着一股泥土味。
他用力在石板桌上划了几下,火花蹦出来,噼啪作响,视觉上微弱的红光在黑暗中格外刺眼。
他心想,我看不见火,但火在我心里,划出来就行,这感觉太解气了。
接着,第二点光亮起,是个女孩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火苗跳动,闻起来有股焦油的苦味;第三点是男生摩擦金属片,声音刺耳,火花四溅。
教室里渐渐亮堂起来,大家都兴奋得笑出声,老师轻声说:“看,火从来不怕黑。
它在你们手上,随便点,随便烧。”
她的语气带点主观的情感,她觉得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不光教书,还得点亮人心,爽不爽?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附和,空气里充满了活力的嗡嗡声,雨声反而成了背景音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