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托付家业辞俗务领旨赴任入仕途(2 / 2)

加入书签

能用上!

那外壳呢?陶壳太脆,一扔就碎,里面的铁蒺藜还没炸开就散了。”

“换铸铁外壳,”

李正华指着图纸上的凹槽,“外壳做成卵形,上面刻满菱形凹槽,炸开时能分裂成十几块碎片,加上里面的铁蒺藜,杀伤力能翻一倍。

另外,在顶部加个木柄,方便将士们投掷,扔得更远更准。”

工匠们围了上来,看着图纸,议论纷纷,脸上满是兴奋。

“李大人这主意,真是绝了!

有了这木柄和刻度,以后扔火球,再也不怕炸自己人了!”

“铸铁外壳比陶壳结实,还能回收重新熔炼,省了不少原料钱!”

李正华笑着摆摆手:“大家别着急夸,还得做出来试试才知道。

张师傅,你带几个人,按图纸做药芯;王师傅,你去铁匠铺,让他们按这个尺寸铸外壳,记得凹槽要刻得深些;刘师傅,你负责组装,把药芯、炸药、铁蒺藜按比例装好,咱们先做五十枚样品。”

接下来的十天,军器监的工坊里,日夜都能听到锤打声、熔炼声。

李正华几乎吃住都在工坊,亲自盯着每一道工序:药芯的燃烧度,他用沙漏计时,反复调整硫磺和硝石的比例,直到每寸药芯都能稳定燃烧三息;铸铁外壳的厚度,他用卡尺测量,确保既不会太脆易裂,又不会太重影响投掷;组装时的炸药用量,他更是亲自称重,多一分怕炸手,少一分又怕威力不足。

第十天清晨,第一枚改良后的火器终于做成了。

卵形的铸铁外壳泛着冷光,木柄光滑顺手,顶部的药芯露出一寸,旁边刻着“三寸=三十步”

的字样。

李正华拿着它,走到军器监的空地上,身后站着一群工匠和闻讯赶来的王爷。

“王爷,各位师傅,今日便试试这新火器的威力。”

李正华掂了掂手里的火器,对旁边的士兵说,“去五十步外,立一个稻草人阵列,再放几块铁甲。”

士兵很快布置好目标。

李正华剪去多余的药芯,只留五寸,点燃引线,引线“滋滋”

作响,火星四溅。

他手臂一扬,火器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落在稻草人阵列中。

“轰!”

一声巨响,烟尘弥漫。

众人走上前,只见稻草人被炸得粉碎,铁甲上布满了裂痕和铁蒺藜的印记,周围的地面被炸出一个小坑。

张师傅捡起一块外壳碎片,感慨道:“好家伙!

这威力,比之前的震天雷强多了!

而且刚好在落地后两息炸开,不多不少,太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