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民朝打了一个喷嚏,南中就得重感(3 / 5)

加入书签

些西夷国家,屁大点地方,却一个个心比天高。

据我所知,他们在欧罗巴就斗得不可开交,什么三十年战争、八十年战争、百年战争,打起来没完没了。”

他用手指在欧罗巴那几个点上胡乱划拉着,“咱们大同社,稍微用点力气,比如卖点他们急需的军火物资给弱势一方,或者在他们之间散布点谣言,挑拨一下关系,让他们在欧罗巴自家门口继续打,再打个百年战争。

打得越热闹越好!他们国内打得民穷财尽,焦头烂额,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和钱财漂洋过海来跟我们抢新大陆让他们再互相消耗百年,咱们正好稳稳当当地把新大陆消化干净!”

贺六失笑:“你这家伙,尽出些损人利己的馊主意!不过,听起来倒也有点道理,就是太缺德了。

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我们自身移民意愿不足的问题。实在不行,恐怕真得考虑在特殊手段,看看以前地主士绅还有多少留在中原的”

孙可望沉思良久道:“既然普通百姓难移民,不如试行‘军屯拓边’。每年招募十万士兵,以兵团建制,携带装备,前往新大陆,他们集中力量修建道路、港口、水利设施,开垦荒地,建立定居点,还可以就地加强新大陆的军事力量。

以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效率远非散兵游勇的移民可比。若新大陆真如所说那般富饶,三年役满,愿意留下的士兵,给予授田和安家费,想必会有不少人动心。即便不愿留下,这三年也足以将关键地区的基础设施搭建起来,为后续移民打下坚实基础。”

朱治眼睛一亮道:“一年十万,三年便是三十万训练有素的屯垦兵!这三十万人散布在新大陆关键节点,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威慑和统治力量。哪怕他们最终只留下一半,也足以形成对任何其他殖民势力的绝对优势!此法甚好,既能缓解本土人口压力,又能加速新大陆开发,还能强化军事存在,一举多得!”

大同社现在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每个民朝的公民都有当三年兵的义务,三年之后再根据实际的需求决定是退役还是转职成士官。所以众人听了孙可旺的话,都觉得军田是解决现在移民困境最好的方法。

而在京城的另一处酒楼,罗汝才包下了一个雅间,宴请他的老朋友朱猛。

朱猛打量着眼前略显肥胖的罗汝才笑着打趣道:“老罗,几年不见,你这派头可是越来越足了,乍一看还以为哪个土财主。听说你这几年在南洋和天竺之间跑船,可是发了好大的财”

罗汝才嘿嘿一笑道:“托元首的福,社里的政策好!要不是朝廷开了海禁,鼓励商贸,又扫清了沿海的魑魅魍魉,我罗汝才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只能在河里摸鱼虾!”

两人推杯换盏,回忆往昔,气氛热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罗汝才才压低了声音,切入正题:“老朱,你是元首府里的人,消息灵通。跟老弟透个底,这次元首府拍卖新大陆银矿,究竟是个什么章程

会不会早就被那些手眼通天的勋贵、大佬们内定好了,我们这些外面跑来的人,只是去陪太子读书,空热闹一场”

不怪罗汝才如此紧张,这10来年他跑南洋,跑天竺虽然历经生死,但钱是真实实在在赚到了,家产有几百万,在江南也属于最顶级的富豪之一,他还是天竺商社会长,能调动的资源就更多了,他本以为凭自己的财力,怎么也能拿下几个银矿

结果一来京城,他才发现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鲤,又如那满天的星斗难以数清,河套商社,西域商社,关中商贾,山西钱庄,草原上的马帮,辽东的土财主,甚至朝鲜商人,日本商人,欧罗巴各国的东印度公司,这些势力要不是财雄势大,要不就是和大同社关系亲密,他这点关系和财力来到京城之后,就像一个普通的山包仰望泰山一般。

所以他有点担心,这次拍卖银矿会被这些关系户内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