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乱糟糟的议会与「蒙奸」(3 / 6)

加入书签

是刘南卿提前弄出厘金制度之后,对商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来到一个县要交一趟税,来到一个府又要交一趟税,从肤施到西安府,居然要过10道关卡。他们的利润就这样被层层关卡剥削殆尽。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大同社的地盘上享受过一体市场的好处,再让他们忍受这些关卡的层层盘剥,他们自然是不干了。

所以,有了议会这个发声渠道之后,他们强烈要求大同社进攻关中,把那些贪官污吏都枪毙了。

刘永这回答会上报给都督予以討论。

当然这些都算是比较正规的提案,各种不正规奇的提案也不少,什么妓院和赌场也是娱乐设施不能关掉,子女不上交工钱太不孝了等等,要求大同社管一管这些问题。

第一次掌握的权利,这些泥都没洗乾净的议员,只能跌跌撞撞的使用权利,闹出了不少笑话。

议会现场吵闹杂乱的场景让夏允彝他们感到有些失望。本来,他们幻想著这场议会会有一群道德高尚的君子,坐在那里侃侃而谈地商討国家大事。

结果却没想到,参会的是一群被他们认为“粗鄙”的农户和“贪婪”的商贾,他们討论的事情也都是一些爭权夺利之事,和市井当中的那些小商小贩没什么区別。这直接把他们想像中三代时期国人与君主共治天下的美好景象打得粉碎。

夏允彝等人在对议会场景感到失望的同时,內心还涌起了一阵阵惶恐。这次议会的参与者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不仅有肤施县的人,草原上的蒙古人派了代表参加,关中也有不少人前来参观,甚至连黄河对面的山西省都有人赶来参与。

在议会现场,一群来自山西行省的士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满脸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期盼,竟然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请求大同都督府出兵进攻山西,还山西行省一个天下太平。

如今的山西行省,已然成为了整个大明最混乱的地方。各路农民军风起云涌,加起来有十几万人之多。山西镇、太原镇的兵力合起来也有五六万。二十多万兵力在小小的山西省內来回拉扯,战乱的烽火燃遍了每一寸土地。山西的百姓们仿佛置身於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农民军为了生存,四处抢夺粮食,所到之处,百姓们的生活被搅得鸡犬不寧。但这並不意味著大明朝廷的军队就有多么仁慈。“兵过如剃”,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朝廷的军队前来救援,总要进行一番搞赏。每个士兵要给个五两十两的银子,將军更是要给几百上千两。一次下来,上万两银子就没了。百姓都是穷鬼,肯定拿不出钱的,那只能让当地的士绅来出,但这数字对普通士绅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再大的家產,也经不起这样一次次的折腾。

那些大地主、大官僚的家族凭藉著雄厚的家底,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但那些中小地主就没那么幸运了,不是破產就是远走他乡,下场最惨的是全家被农民军灭门。

在经歷了这些之后,他们进行了一番对比,忽然发现,大同社虽然会徵收他们的土地,但与朝廷军队的敲骨吸髓和农民军的极端行为相比,大同社竟显得眉目清秀、善良起来。

对於这些山西的士族来说,他们已经对现状绝望至极。他们觉得,与其在这无休止的战乱中苦苦挣扎,不如请求大同都督府出兵,恢復家乡的秩序。大不了他们捨弃田地,反正都督府並不限制他们经商。只要人还在,凭藉著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要不了几年,他们就能恢復家產,山西人对经商还是有这点自信的。

只是这一幕让夏允彝他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士绅无能”这四个大字不断在他们脑海中迴荡山西的士绅们竟然请求大同都督府进攻自己的家乡,这足以说明他们对朝廷已经失望到了极点。

夏允彝等人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那摇摇欲坠的根基,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