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6)

加入书签

的纸屑如雨纷飞,整个巴达维亚城沉浸在节日的狂欢中。孩童们追逐着奔跑,用生硬的闽南语喊着“大同来了!大同来了!”

    在荷兰总督府前,赵云飞与张存孟他们主持了简单的升旗仪式。随着大同社的龙旗在旗杆顶端冉冉升起,港内所有战舰鸣炮二十一响,宣告这片土地正式纳入大同社的管辖。

    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三月十五日,天津港。

    天津港春寒料峭,却热闹非凡。十二艘新式战舰整齐地停泊在港内,旗舰更是大同社最新制造的3000吨级的主力战舰,配备了有120门火炮,火炮都是最新式的,钢质后膛炮,不管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远超过了原本的前膛炮,这些火炮将会为舰队提供最充足的武力保证。

    现在这支战舰即将承担起历史性的使命,护送大使团远赴西方与进行东方世界第一次环球航行。

    码头工人川流不息,将一桶桶淡水、腌制品和粮食搬运上船。特别准备的货舱内整齐摆放着景德镇瓷器、江南丝绸、武夷山茶叶,以及大同社新兴的工业产品:精钢铁器、雪白食盐和晶莹如冰的白糖。这些货物既是旅途用于交换补给。

    徐晨亲临港口送行,他仔细打量着这支即将远航的舰队,目光中充满期待,这是郑和下西洋200年以来,汉人再一次发动的远征。

    大航海时代已经步入中场,东方睡了200多年,此刻终于睡醒了,要奋起直追了。

    “西方诸国虽处四海争霸之世,行事或有残暴之处,然亦有其可取之材。”徐晨对即将赴任欧洲总领事的卢象升和武官艾玄嘱咐道:“你们至欧陆后,当详察其政治体制、军事革新、文化思潮与经济政策,辑录成册,使我大同知天下文明进展之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可不落人后。”

    卢象升郑重行礼:“谨遵元首教诲,必当竭尽所能,窥西人之长,补我东方之短。”

    卢象升自从大名府投降之后,又在大同社的地盘上巡视了好几年,尤其是看到了即便是北方连年遭受旱灾,但在大同社的组织下,百姓依旧没有饿死,沦为流民。

    这次他彻底放下了心结,投靠大同社,成为了政务学院的教授,徐晨不忍心这样一位名臣就这样寂寂无名,这次去欧洲,徐晨就点名让卢象升成为欧洲的总领事。

    身旁的艾玄紧接着道:“末将已精选五十名军官随行,定将欧陆各国军制、火器、舰船悉数勘察记录。”

    徐晨又走向舰队总指挥李过,拍了拍他的肩膀:“西人百年前已完成环球航行,证实地圆之说。而我东方至今仍有人困于天圆地方之旧论。此次航程,你们就是我大同社的哥伦布、麦哲伦!愿你环航全球,亲证天地之形,扬我东方航海之威。”

    李过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必不负元首重托,纵有千难万险,亦将完成环球壮举,使我大同社不落于人后!”

    码头另一侧,忙碌赶来的陈子龙紧握夏允彝与张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