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7)
了?”那语气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仿佛要将那个泄密之人千刀万剐。
成基命慌张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说道:“现在我等该怎么办?陛下的这次怒火看来很难平息了。”他的脸上写满了忧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来的滔天大浪
温体仁却显得格外淡然,他平静地说道:“还能怎么办?当这一切都没发生,要不然就告老还乡,远离这个是非之地。难道你还想从勋贵那里掏出盐税,又或者是想从地方大族手中掏出矿税,从江南豪绅手中弄到商税?”他的声音透出一股淡然,仿佛这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
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他们出身东林党,而东林党最初成立的使命,就是不允许天子把手伸向江南。不管是盐税、矿税还是商税,这些都是东林党绝不允许天子插手的领域。他们心里清楚,一旦敢动这三种税,不但自己的小命保不住,只怕连家族都很难保全。
三人无奈的离开了。温体仁看了一眼乾清宫,心中暗自叹息:“这朝廷是待不下去了,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其实,温体仁很早就发现了大同社的存在。他让家族的人在大同社建立了一些产业,原本只是无心之举,没想到几年时间就赚了几十万两银子,产业还越发兴旺起来。到了今年 10月,他看到了大同社刊登的收入和支出表,心中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意识到,大同社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个反叛势力,而是建立了一个非常牢固的基层政权,能够征收到税负的割据势力。
甚至可以说,用“割据势力”来形容他们都有点小看了。他们仅仅占据了关中这一地,居然能征收 2000多万两银子的税负,这组织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朝廷了。他们的财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朝廷。再加上他们的军户制度,动员的兵力也远远超过了朝廷。
如今,朝廷在财力、兵力、组织力和动员力四方面都远远不如大同社。从国力的角度来看,占据了关中的大同社已经超越了大明。
温体仁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判断,现在就看大同社向哪个方向进攻了。如果大同社进攻北方,3 - 5年内朝廷就会烟消云散;如果进攻南方,江南的半壁江山也会在两三年内被大同社取代。
自从贺涵引爆了大明朝廷的内部矛盾,朝廷的内部斗争就越来越激烈,其激烈程度甚至有可能会超过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温体仁是个孤臣,在朝廷如今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最危险的就是他这种人。
大明现在看不到前途,内部斗争又如此激烈,温体仁已经萌生了致仕的想法。他知道,继续留在这个是非之地,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更关键的是朝廷还看不到前途,那他继续留在朝廷争夺有什么意义?
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向皇帝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远离这朝堂的纷争,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10日。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