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秋粮问题(3 / 4)

加入书签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铁路的巨大意义。只有依靠铁路,才能将大明这片广袤的土地紧密连接起来,无论是在军事、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刘宗敏满脸不服气,提高音量说道:“都督何必召回这些人?钢铁厂我们也可以自己开,没必要把他们请回来。”

    徐晨没好气地回应道:“要不让你重新捡起铁锤去打铁?看看自己能不能把钢铁厂的事干好。”

    刘宗敏梗着脖子,满不在乎地说:“打就打,俺正好做回老本行,打铁俺可不怕。”

    一旁的鹿信赶紧伸手拍了他一下,低声斥责道:“怎么和都督说话的?”

    徐晨看着刘宗敏,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样做,不过是让自己心里畅快一时,但这不算真正的报仇。你的仇人不单单是曾经教你打铁的铁匠,而是大明这个吃人的世道,是那些欺负人的规矩。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吃人的世道,毁灭这些欺负人的规矩。如果你连这些都不能理解,那就干脆去做个铁匠,打铁不需要想这么多事。”

    说完,徐晨又把目光转向鹿信和李孟两人,略带责备地说:“你们也跟着他胡闹,为什么不劝劝他?他这么冲动行事可不行。”

    鹿信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某劝说过,但刘宗敏不听,他那脾气一上来,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李孟在一旁解释道:“大部分社员也是认可刘宗敏大哥的行动的。俺也觉得这些人都有几百上千亩的土地,家产比一般的中小地主还多,属于大户,应该流放。鹿信在这件事上是少数派。”

    刘宗敏一拍胸脯,大包大揽道:“不关他们的事,都是俺一个人做的决定,都督要处罚就处罚俺,一人做事一人当。”

    徐晨听了,顿时火冒三丈,呵斥道:“你以为我们大同社是那些只讲兄弟义气的帮派分子吗?我们有钢铁般的社规,做事不能这么意气用事。”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把你们的会议纪要拿过来给我看。我倒要看看,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决定的。”

    大同社有“三定”原则,即定岗、定责、定人员,每次会议都会详细记录社员们的发言。很快,一个文吏就捧着当日的会议记录,匆匆走到徐晨面前,恭敬地递了上去。

    徐晨接过会议记录,仔细地看了起来。果然,是刘宗敏率先提出要把那些人发配的提议,而只有鹿信、吴晓波、罗阳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但由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刘宗敏的提议最终得到了通过。

    看完记录,徐晨不禁感到有些头疼。他当初制定先民主、再集中的决策方式,本意是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共同为大同社的发展出谋划策。可没想到,因为这些人出身背景相似,想法也趋于同质化,很容易在决策时走向极端。而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还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时,鹿信也站起身来,有点忧虑地说道:“都督,您要扩充钢铁厂的产能,农户都去打铁了,只怕会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