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5)

加入书签

在战场上如猛虎下山。蒙古骑兵还未完全展开阵型,就被孙可望的军队分割包围。一场惨烈的厮杀过后,林丹汗骑兵大败而归。大部分的蒙古勇士被俘虏,只有少部分人凭借着精湛的骑术逃了出来。

    林丹汗得知此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派人去打探详情。经过一番艰难的侦查,他才惊愕地发现,自己在河套的部落已经被汉人吞并。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在整个河套地区,汉人正在大范围地修筑城池。那些坚固的城墙,仿佛是一道道枷锁,锁住了他对河套地区的野心。

    林丹汗这个时候后悔不已,早知道大同军如此厉害,当初就不应该放任他们在河套扩张。

    大同军在吞并察哈尔部的时候,他以为这是明军所为。双方虽然是盟友,但作为敌人却有几百年,明军在知道自己惨败之后落井下石也是有可能的。

    但没多久,他就通过多方渠道得知,这股在河套地区大肆扩张的势力竟是大同军,而这支大同军,在大明朝廷眼中却是贼寇。

    林丹汗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想着或许可以借助大明朝廷的力量,让这股军队退出河套。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明朝京城,希望能得到朝廷的支持。然而,明朝此时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根本无心也无力去管河套地区的事情。

    现在知道自己的势力彻底被驱除了河套地区之后,林丹汗也一样是有心无力,这已经是他这两年遭受的第三次重大打击了。此前,他在与女真人的交锋中也吃了不少亏,实力大损。如今面对大同军的扩张,他虽怒不可遏,但却也只是怒一下。

    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本钱继续战斗了。草原上的生存法则就是如此残酷,实力不济就只能选择退让。无奈之下,林丹汗只能下令远离女真人和大同军的势力范围,带领着部落迁徙到更偏远的地方,舔舐伤口,休养生息。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三日,孙可望的骑兵旅消灭敖汉部落的战报传到了徐晨的营帐。

    徐晨立刻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一方面,他命令后勤部队向朔方地区运输物资。一辆辆满载着粮食、工具和建筑材料的马车,在士兵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向朔方进发。

    另一方面,徐诚命令刘永继续派遣流民北上,屯垦后套地区,争取在今明两年之内再次开垦出100万亩的田地,让河套地区彻底成为大同都督府的粮仓,解决大同军争霸天下的粮草问题。

    只有真正来到河套,才能理解为什么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会流传着黄河百害为利一套的说法。河套的土地真是太肥沃,太平整,太容易屯垦了。

    黄河上游的泥沙经过多年的堆积,让这片土地变得异常肥沃。当地松软的土质更是便于开垦,流民们先把牧草割了下来,这些牧草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然后,他们用简陋的工具清理掉土地上的石头和石子。接着,铁犁在土地上轻轻一动,就能轻松地把土地翻出来。这里不缺牲口,无论是用马耕还是牛耕,工作效率都极高。

    河套地区虽然靠近北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