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纷纷慷慨解囊。
可如今,他们发现大同贼寇占据整个延安府后就停止了进攻的脚步,开始在自己的地盘上小富即安,似乎并没有继续进犯关中的打算。
这让西安府的士绅们觉得大同社不过是一股胸无大志的贼寇,根本不会打到关中来。
他们心疼不已,当初自己被总督大人一番说辞鼓动,多花了好几倍的冤枉钱。许多族长一想到这事,内心就无比绞痛,几十万两银子啊,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不行,不把这笔银子拿回来,某心中的这口气都不会顺!”不少士绅咬牙切齿地说道。
而三边总督府这边,天子的旨意刚刚传达给杨鹤没多久,整个陕西行省的士绅们就都知晓了皇帝已将陕西行省的税负分配权利交给了杨鹤。
于是,夏收之后,各府各县的士绅们或是直接写书信,或是联名上书,纷纷送到三边总督府。
这些书信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核心意思只有一个:陕西行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总督大人您若不减免税收,那当初所说的为国为民,岂不是彻彻底底的谎言?
这还不算完,陕西行省的各知府县令得知此事后,也纷纷上书,称自己治下出现旱灾,请求减少征税的份额。
一时间,各种书信如雪片般飞向三边总督府,杨鹤看着堆积如山的信件,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这税还没征上来,各方势力就已经虎视眈眈,有的人甚至连税都不想交了。
想想皇帝还有一个内库作为小金库,而他这个三边总督府,如今却空空如也,穷得都能让耗子饿死了。这一刻,杨鹤终于有些理解大明的历代皇帝所面临的困境了。
在陕西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旱灾如恶魔般肆虐,将关中大地折磨得千疮百孔。新任三边总督杨鹤,肩负着沉重的使命,走马上任,面对的是满目疮痍和无数亟待拯救的百姓。
无奈之下,杨鹤便将自己这段时间遇到的棘手难题,缓缓道来。从日益增多的流民,到大户们要求减税的施压,再到太祖子嗣要的俸禄,每一件事都如巨石般压在他心头。
刘南卿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待杨鹤说完。
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督堂大人,道德的高地您一定要牢牢站住,这是根基,倘若失了这根基,往后诸多事情便无从谈起。”
杨鹤微微颔首,示意刘南卿继续说下去。
刘南卿接着道:“那些大户不是一心想着减税吗?可以答应他们,但督堂您也要顺势提出条件,让那些要求朝廷减税的大户给农户免租免息。您想想,若真能在整个关中大范围实现免租免息,流民的数量至少能减少七成啊。如此一来,既能减轻朝廷赈济灾民的钱粮压力,又能减少贼寇的兵员,可谓一举两得。”
杨鹤眼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