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5)
就再也没有给他拨过钱粮。
他来到陕西后,亲眼目睹了这里干旱的严重状况。陕西已经连着干旱了好几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才导致澄城、大同一带贼寇四起。今年,陕西更是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情况愈发危急。
他不断上书向崇祯皇帝陈述陕西的严峻形势,强调若朝廷再不给予支持,贼寇势力将会愈发壮大,整个关中地区恐怕都将不再为朝廷所有。
崇祯皇帝对这个问题倒是表示了关切。经过一番权衡,皇帝最后一咬牙,给杨鹤下了一道圣旨,允许陕西行省的税收暂时交由他支配,这笔钱专门用于赈济灾民以及平定贼寇的粮饷。
陕西行省向来是整个大明的纳税大户,税收占据大明财政收入的近一成,每年差不多能有 200多万两的税赋。乍一看,这似乎是一笔巨款,若是能用到实处,确实能组织起十几万大军,对大同贼寇展开有力的围剿。
但崇祯皇帝还有一个要求,他要求杨鹤将征收上来的钱粮运输一半去四川行省,以维持西南大军的稳定。
安奢之乱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至今仍未结束。虽说目前传来了一些好消息,安奢大军的锐气已失,并且败离了成都府,西南明军开始大范围地由守转攻。
崇祯皇帝看到了结束西南战场的希望,因此在加大对辽东战场资源投入的同时,也加重了对西南战场的资源倾斜。
四川行省原本也是大明的纳税大省,可如今连年征战,经济早已崩溃,全靠周边行省支援钱粮维持局面,而陕西行省在这支援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如此算来,即便节流 100万两银子,再加上总督府官办产业的收益,若全部投入到军事上,勉强也能与贼寇拼上一拼。
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简单,这笔钱杨鹤不可能全部用于军事。
陕西行省受灾严重,几十万灾民嗷嗷待哺,赈济这些灾民所需的费用,足以将这些银子全部耗尽。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难题。
陕西行省有四大王府,众多太祖、太宗的子孙如同一座座泰山,压在陕西行省百姓的头上。
按照当初太祖皇帝制定的政策,供养这些皇室宗亲所需的费用极高,上百万的税收都不够用。
即便如今大明的官员们对这些人的供养费用大打折扣,打 3折、2折,甚至 1折都已是常态,但即便如此,每年也要拿出三四十万两银子来维持这些人的生计。
毕竟,若是真让朱家的子孙大范围饿死,一旦有人将此事上书朝廷,杨鹤这个三边总督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所以,即便总督府财政紧张到极点,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花钱养着这些皇亲国戚。
祸不单行,当初那些捐款的士绅们如今也开始后悔了。他们原本以为大同贼寇来势汹汹,会对关中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在杨鹤的话术激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