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7)
“老子连肉都没得吃了,这个假曹操还敢骗俺的钱,我大同社的银子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这笔账迟早会跟他算清楚的。”
随着旱灾变得越来越严重,大同社的粮本制度虽然还没有建立,但已经开始减少口粮了,轻劳动力者1日一升,土木工匠等降低到一升五,即便是护卫队虽然口粮没有减少,但肉食却减少了,现在也只能隔一天有肉末汤了,还增加了土豆,红薯等杂粮的数量。
所以张献忠才会对罗汝才骗护卫队的钱如此记恨,追杀了他上百里。
而后,他脸上又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好在宜川最后一批土匪被剿灭了,整个延安府如今没有了大的土匪群,这也算是大功一件。我们也可以去向都督复命了。”
停顿了一下,张献忠接着说道:“现在局势逐渐稳定,再加上灾害严重,都督打算精兵简政,减少护卫队的常规力量,只设立骨干旅,平时保持 1/3的兵力,战时再补充民兵达到满编。
所以如果留在护卫队,你估计只能先当个参谋。不过,都督还打算建立县级军事力量,主要是为了预防四方的敌人,每个县尉可以统领 500人的民兵。”
艾进忠听后,略作思考,便笑道:“这还有什么好想的,自然是留在护卫队了。当县尉虽然安稳,但哪有什么晋升的前途?跟着都督多打几仗,等护卫队扩编的时候,说不定某也可以指挥一旅的人马呢。”
张献忠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道:“好,不愧是我张献忠的兄弟,有志气!”
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5月 17日,肤施县的大同社都督府内,徐晨、刘永和李文兵三人围坐在一起,商议着延安府近期的诸多事务。
徐晨手中拿着张献忠送来的奏报,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开口说道:“延安府的剿匪之战,目前来看算是阶段性圆满顺利。王二和张献忠他们这次干得不错,成功肃清了大部分土匪势力,为延安府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刘永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这半年来,各地的均田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已经完成了九成。不过,想要建立精确到个人的户籍制度,目前连一半的进度都没有完成。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人手不足上。”
大同社扩张得实在太快了,几乎是在短时间内就从一个县的规模扩张到了一府十六县。而且徐晨组建的大同社是迈向工业时代的组织,他只会搭建大政府体系,这对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原本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用。
徐晨听后,眉头微微皱起,人才短缺确实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当下对于大同社而言,完成均田、建立军事体系以及征税体系才是最为关键和紧迫的事情,相对来说,户籍制度的完善倒是可以稍微往后延迟一些。
想到这里,他看向李文斌,无奈地说道:“文兵,目前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主要还是人才不足啊。你还是要想办法多招募一些童生、秀才加入我们。有了足够的人才,很多工作才能更顺利地开展,你们的宣传工作要开展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