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公开宣传公天下与相互不信任的困境(3 / 7)
制,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延安各县的大户之间大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姻关系,彼此沾亲带故。如今绥德州的大户们纷纷外逃,通过这些外逃亲戚的口口相传,这一路上的大户们对绥德州那“无法无天、宛如王朝末日”的景象有了详细的了解。一时间,大同社在他们心中成为了最为恐怖的敌人,甚至比朝廷的军队都要可怕几分。
所以,当这些大户得知大同社的军队逐渐靠近自己的土地时,顿时慌了手脚。他们毫不吝啬钱财,急忙打开自家的钱库,搬出一箱箱的铜钱,四处招募家丁、长工和短工。同时,不惜重金购买弓箭、大刀等武器,让这些人日夜守在墙头,如临大敌般防备着大同社的进攻。
虽说他们心里也明白,这般做法或许起不了太大作用,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平复他们那惶恐不安的内心。
为了鼓舞士气,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户们,连绫罗绸缎都不穿了,纷纷换上不知从何处找来的皮甲,装模作样地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身先士卒的模样。
不仅如此,他们还故意恐吓村里的百姓:“大家听好了!那大同贼寇一旦来了,你们的妻子女儿都会被他们抓走肆意侮辱,家中粮食也会被抢夺一空,到时候咱们所有人都得家破人亡!”
这明明是毫无根据的谎言,可这些饱受战乱之苦、早已人心惶惶的村民们却深信不疑。因为近来已有不少小村子被流民攻破,那些惨遭厄运的村庄里,青壮男子被杀光,粮食被洗劫殆尽。如今延安府乡间的秩序几乎全面崩溃,类似的惨事屡见不鲜。如此一来,剩下的村落人人自危,自然而然地把徐晨的护卫队看成了另一股更为强大的土匪,拼了命也要将他们挡在村子之外。
当然,这些大户心里清楚,光是恐吓村民远远不够,毕竟他们自己才是损失最大的一方。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不少大户咬了咬牙,不仅减免了佃户们的高利贷,而且在守城的这段时间里,还时不时地给壮丁们提供猪肉、白面等食物,让他们着实吃了几顿好饭。
话分两头,延安知府张辇这段日子可谓是苦不堪言。每日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满心的忧虑简直要将他淹没。
前些日子,榆林卫的那些丘八过境,可把地方上的大族给折腾坏了,他们一个个怨气冲天。张辇为了安抚这些地头蛇,整日忙得焦头烂额,累得几乎脱力。
好不容易等杜文焕的人马离开了施肤县,张辇满心以为这下终于能松口气,安稳地过个年了。可谁能想到,没几天,一个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就传了过来。杜文焕带着两万大军,竟然在米脂县和大同社干了一仗,而且败得极惨,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杜文焕最后就带着几个家丁灰溜溜地逃回榆林卫。
这消息可把张辇给气坏了,他在县衙里不停地大骂杜文焕,骂那些榆林的将门都是些酒囊饭袋。小小一个大同社的贼寇都平定不了,还被打得落花流水,杜文焕怎么败的!
整个米脂的青壮加起来都不知道有没有两万人,他这两万大军到底是怎么输的?”张辇实在是想不明白。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