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车子太大,欧洲太小(3 / 10)
p; 第一,海蓝汽车的销量来自于全球市场,海外市场占据了百分之六十,这种海外销量比例在国内的其他汽车厂商看来是难以置信的。
第二,海蓝汽车的利润超级高,其硬件毛利率虽然和部分传统车企差不多,但是海蓝汽车的软件以及增值业务,也就是自动辅助驾驶业务的毛利率高啊,更重要的是营收足够大,四百亿美元的庞大营收下,哪怕是各种研发,建设费用庞大无比,其净利润依旧能够达到十多亿美元。
其他一大票所谓进军新能源领域的车企,他们的新能源业务别说赚钱了,一个个都是巨亏。
而所有人都知道,海蓝汽车的净利润虽然低一些,那是因为其投入了巨资进行研发以及产能的扩充。
仅仅是去年敲定的沪城汽车工厂,预计总投资就达到了八十五亿美元,然后还有深城汽车工厂前前后后也投资了近百亿美元。
同时还有电池工厂,电机工厂等都是属于非常庞大的重资本投资,哪怕这些投资可以寻找贷款,但是资本也是有成本的,这钱回头也是要还的,这些都是需要体现在财报上。
目前海蓝汽车正在冲击年产一百万辆的产能,并且有望在明年做到,然后是冲击两百万辆甚至三百万辆的产销量。
这个过程里,其实海蓝汽车的净利润一直都不会太高,因为大量的利润需要再投入进去。
但是……一旦让海蓝汽车完成了前期的产能布局,同时完成对技术的研发,尤其是电动车的降低成本,如汽车电池,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拉低,那么到时候就能推出相对廉价的中端车型,最后把产能拉到一百万,两百万甚至三百万辆。
到时候,才是日进斗金的时候。
当然……以上只是传统做法,而徐申学从来不是传统的商人,所以哪怕到了可以收割的时候,按照徐申学的打算还会继续让海蓝汽车维持庞大的技术研发投入,朝着新技术继续进步,比如未来的纯无人驾驶汽车,飞行汽车之类的。
徐申学从来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搞电动车的。
要说钱,他可太多了,以他一家子的日常花钱能力,一百辈子都花不完。
这个时候,徐申学做企业的目的已经变得有些纯粹起来,如追求技术进步,追求更先进的东西,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乃至梦想,然后顺手拉一拉就业,缴多点税之类的。
只不过这些东西,日常时候就没必要对外人说了。
吃饱喝足的理想主义者,很容易惹来指责的。
不是理想主义,而是吃饱喝足……
你徐申学都几千亿美元身价了,当然可以说不喜欢钱,做企业就不是为了赚钱……但是听在别人耳朵里,则是满满的嘲讽语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