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开成石经(2 / 4)

加入书签

始皇也是如此啊!

快在走近些啊!

]

一些心急的鸿儒已经开始催促起来,仿佛如此催促便能让在场的几人走的更近些,让他们看得更清楚。

讲解员似乎是感受到了无形中的催促,引领着三人边走边解说道:“《开成石经》的刊刻,始于唐文宗太和七年,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时期,虽然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的雏形,但技术尚未普及,成本也高。

士子们研习经书,主要还是依靠手抄。

但在辗转传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笔误、遗漏,一人抄错,便可能以讹传讹,久而久之,不同版本的经书之间差异越来越大,给学子们的学习和科举考试带来了诸多不便。”

“于是,为了统一儒家经典的文本,避免传抄过程中的讹误,也为了给当时的科举考试提供一个标准范本,唐文宗下达了刊刻石经的诏令。

这便是《开成石经》的由来。”

听到此处,无论是唐朝以前还是之后的儒家学子,都不由得对唐文宗此举深表赞同。

[唐文宗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

[是极!

有了这石经作为标准,天下学子便有了统一的范本,可免多少传抄之误!

]

[确是圣明之举!

规范文本,科举取士方有准绳!

]

而此刻,身处天幕之下,刚刚经历了“甘露之变”

的切肤之痛,深知自己对朝局已无力回天,却依旧在剩余时光里勤勉政事的唐文宗李昂,看着光幕上那些来自不同时代,却都对他此举赞不绝口的弹幕,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苦涩而欣慰的笑容。

他一生被宦官掣肘,壮志难酬,没想到,自己无心插柳的一项文化工程,竟能在千百年后,依然被后人铭记和称颂。

“如此……便好……”

他低声呢喃,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悄然涌过。

看来,自己还是为这天下,为这后世,留下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开成石经所选的经典,包括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这十二部儒家经典,合称‘十二经’。

整个刊刻工程,历时七年,于开成二年,才最终完成。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部石刻经书,堪称一座名副其实的‘石质图书馆’,而在书法艺术上,则统一采用了当时最为规范、流美的楷书,融合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笔意精髓,字迹工整严谨,充分展现了唐代楷书艺术的巅峰水平。”

而天幕之下,唐代以前的文人墨客们,尤其是那些钻研书法的大家,此刻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光幕上放大的碑文字迹。

[这楷书,当真是……工整至极!

笔画清晰,结构匀称,较之篆隶,确实更便于识读与学习!

]

[此等巨量文字,竟能保持如此高度统一的书写水准,唐代书学之盛,可见一斑!

]

[是极啊,这欧阳询、颜真卿……这些后世书法大家,当真是名不虚传!

其字风骨,可见一斑!

]

身处天幕之下的欧阳询和颜真卿,看着光幕上那些对他们书风的分析与赞扬,以及后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与传承,脸上皆露出了欣慰与自豪的神情。

能以手中之笔,为华夏文脉传承尽一份力,并被后世铭记,此生足矣。

而此时的嬴政看着这一排排的儒家经典心中若有所思,他没想到,后世的王朝竟然如此推崇儒学。

虽然大秦以法治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